开智提倡写卡片读书法,但朋友在践行卡片读书法后,却发现读书卡片写得越多,竟发现失去写卡片的意义,甚至还不会写读书笔记了……
呐呢?!我咋不会呢?我觉得卡片读书法很好用的说……
我觉得,读一本本的书就像穿过一片片知识森林,登上一座座知识高峰,欲穷千里目,一览众山小,而写卡片是在一块自己的土地上播种,先养成一棵知识树,再复用这个技能,再种成一大片属于茂盛广阔的知识森林。
我想,你现在的这种情况大概是:把种子埋下土地,咦,怎么还没有发芽,怎么那么久,还要浇水松土……自己种树好麻烦,好怀念我以前去植物园的感觉。
人呐,明明可以进步,为什么要退缩?明明可以学会高阶认知,为什么要低水平勤奋?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你只要搞清「工具理性」与「广义理性」这两个概念就好。
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认为,人类不仅拥有将事情做对的「工具理性」,还拥有将事情做好的「广义理性」。
工具理性思考如何多快好省地达成目标,注重计算与设计,但凡工具能实现功用,就大范围使用。工具理性的优点是无须花费心力思考,可大规模复制使用,提高效率,缺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随波逐流,就像是制度严苛的工厂,人们会感觉活在一个没有生命意义的铁笼里,如同在生活冰冻黑夜的极地夜晚之中。
而广义理性则不同,它属于人类的反省心智,思考做事情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更宏观,更关注人性的真善美,提醒人的生命不应该被物化和工具化。广义理性的优点是思考更有深度,注重科学思辨,提倡创新思维,缺点是个性化思考,不可批量复制。
广义理性在历史智者头脑均有不同体现,是马奇在《马奇论管理》中提倡的堂吉诃德精神;是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提及的移情、自制和道德;是丹尼特在《意向立场》提出的 N 度意向性,是王阳明《传习录》提出的致良知……
咦,你好像一脸懵逼……没问题,我继续用人话加例子再解释一遍:什么是工具理性?什么是广义理性?
使用 GTD 是工具理性,掌握自我决定论,用内在驱动,好奇心去做事才是广义理性;画思维导图是工具理性,学会用网状思考,激发远距联想才是广义理性;使用 GitHub 是工具理性,学会逆向 GitHub 团队的价值观,理解高效协作方式才是广义理性;使用 Mac 机器是工具理性,体会背后设计师简洁高效、文件组织系统才是广义理性。
同理,写卡片是工具理性,会读书,掌握用卡片来组织知识,写出一篇篇读书笔记,生成自己的知识树,才是广义理性。
如何用广义理性来写卡片呢?
我写《西蒙的知识树》的经历可能会你启发。
这篇文章是我在看完西蒙的《穿越歧路花园》写下的读书笔记,笔记是一张张零散的卡片,卡片与卡片什么没有连接,但如果你留意看文章末尾的 ChangeLog,你就知道我写这篇文章历经多次的构思修改,在卡片与卡片之间建立连接,所以写成了这篇文章。
如何建立卡片连接呢?文章标题为《西蒙的知识树》,但这本书并没有怎么提及知识树的概念,而我联想到阳志平老师提及的知识树、对树表征结构思考、自我决定论、专家与新手知识区别等知识模型,最后再利用认知写作学的修辞知识,用树的隐喻串联起来。
如何建立更多的卡片连接?多写印象卡。印象卡,是旧知识与新知识碰撞的火花,是人类发挥远距联想、激发内隐知识、爆发想象、涌现创新的最佳场所。所谓:九宵龙吟惊天变,风云际会浅水游。 金磷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嗯,这首诗是正是我此时远距联想迸出来的……)。
好奇心播下种子,主题学习建立躯干,书本构成枝丫,卡片构成叶子,便是一棵知识树。
愿你早日生成自己的知识树。
ChangeLog
- 2017-06-04 迁移编辑 0.5h
- 2017-06-04 构思、搜集资料、创作初稿 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