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师,那份词语复习的资料我找不到了。”小朋笑嘻嘻地对我说。
我一时语塞,然后问:“我记得我上午才发下去的。”
“是啊。”小朋瞪大眼睛点点头。
“下发的所有资料要按照科目分好类,同一个科目的最好用一个袋子或者夹子放在一起。这样更加方便保存,不容易弄丢,也容易找出来。”
我已经忘了自己苦口婆心讲了多少遍了。我边说边走到他的座位,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弄丢资料了。
我看到他的桌面和抽屉就停下了脚步。他的座位简直是被盗窃过后的现场。资料和书本全部乱糟糟地塞到抽屉了,桌面上的东西也都横七竖八,地面上有两张复印资料和一支笔。我让他再找另一份资料,他就一副要埋头苦干的架势,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
小朋在班里成绩一般,作业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书写也不大工整。我想起好几个总是弄丢资料的学生,成绩都不大好。
“你在家做家务吗?”我突然问他。
“不用啊。家人不需要我做。”他笑着回答。
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家访的发现。有的家长会对孩子这样说:“我不需要你做家务,你只要给我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这句话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句话的潜在含义就是:家务活是家长的责任,学习也是为家长学的。孩子自己本身对什么都不需要负责。
2
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是因为觉得让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帮家长,家长觉得自己不需要孩子帮忙,而且认为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另外,如果孩子做得不好,还要花时间和精力教孩子,甚至自己还要重新做一遍,更麻烦。
于是,“为了孩子学习时间更多”以及减少麻烦,是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两个主要目的。
我们来看第一个目的——为了孩子学习的时间更多。
孩子是否会将原本用于做家务的时间来学习呢?答案是不会。他们更多的是用来玩耍,就算被迫坐在桌前学习,脑子里更可能是在想其他事情。
做家务的时间是否会很长呢?小学生能够做的家务一般是打扫、洗衣服以及简单的烹饪,这些家务活并不会占用很长时间。所以,不让孩子做家务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这个理由不成立。
第二个目的——减少麻烦。
大人承担所有的家务,确实在某些情况下是相对可以快速完成,培养孩子做家务从生疏到熟练需要一段时间和较多精力。
但是在孩子熟练掌握家务的操作技能时,就能在很多方面减轻家长的负担,特别是在家长还要忙于工作以及家里有几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对家务活的分担能够大大减轻家长的压力。
孩子的任何技能学习本来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前期的训练大都能够在后期很长一段时间有较大的回报,这是非常值得付出精力的一件事情。
3
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活对孩子的帮助不大,甚至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做。
任何技能的学习都不是平白无故就可以习得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才能掌握。指导和实践越多,掌握得就越熟练。
大多数家长都认可做家务可以让孩子掌握生活技能,也就是学会自理。打扫、洗碗、洗衣服、做饭等等,都能够让孩子在以后宿舍生活以及独立生活的日子过得更好,还是孩子以后成家的必要技能。
新闻上也常有已经上大学的学生,从小没有做过家务活,自理能力非常差,甚至还要父母陪读。养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相信并不是大多数父母所期盼的。
我还记得参加教师培训的时候,一位特级教师给我们分享了她培养孩子做家务的经验。她孩子现在上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成绩好,身体好,人也积极阳光,有上进心。
即使是在初三忙碌的学习阶段,她还是让孩子自己洗衣服,也让他帮家人做家务。从幼儿园开始,这位妈妈就开始让孩子学习洗衣服,还让孩子去买菜。儿子的学习她不怎么干涉,即使她很在意,但是她知道孩子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的。孩子如果需要帮忙,也会主动跟她提起,跟她一起讨论。
这位教师这么重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难道可以让孩子学习更好,人也更自信吗?
别说,这还真的可以。因为除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家务还有更重要的作用。
4
第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现在的孩子被以爱的名义给予得太多。很多父母们不懂得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对家庭有所贡献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当孩子没办法通过做出贡献的方式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时候,他们学不到什么是负责任,当他们表现得没有责任心的时候,又会被父母埋怨没有责任感。
其实,当把家里的一些家务分配给孩子完成时,他会知道家里每个人都需要为家里做出贡献。他在学习把家务活做好并且坚持做的过程,就在慢慢培养他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还会延续到学习上,他会认为学习是他的责任,需要他认真对待的事情。
第二,增强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让孩子更有自信心。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 尼尔森指出,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为,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过度保护,从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的机会,也就是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件事的信念。他可能会产生“我不够好”的信念。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成为只会依赖和接受的人,而且可能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别人不顺从自己,就会试图操纵别人为自己服务。或者因为遭到拒绝而痛苦,认定自己不需要再努力,因为他会觉得努力没有用。甚至他会把所有聪明和精力都放在反叛和逃避问题上,这跟父母所期待的孩子行为不会是同一个方向的。
如果培养孩子把家务做好,他会知道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会肯定自己的能力。就算孩子在学习上表现不佳,他也不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会相信自己努力去做就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当孩子感觉到“我能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的时候,孩子的不良行为也会大大减少。他会变得越来越有自信,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第三,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当孩子不做家务,学习不好的时候,有的家长会生气地说:“我那么辛苦工作,还要做家务,你都没有好好学习。你怎么不体谅一下父母的用心良苦!”
父母在埋怨孩子不懂事,孩子也会埋怨父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不关心自己。彼此之间因为埋怨和不理解导致关系越来越不融洽。
而大人和孩子一起完成家务的过程,其实就是和孩子进行亲子交流的过程,共同完成任务的感觉,会让孩子对家人产生合作的伙伴感情。当大人在抱怨没有时间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恰恰忽略了一起做家务的时间,就是非常好的交流时机。
于是,做家务就可以从一件让人烦心的事情,变成和孩子一起想办法完成的任务。
5
对于现在的父母来说,给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光是学习好并不足以让孩子在现代社会生活得幸福,更何况不做家务对孩子的学习并没有多大帮助。
想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孩子需要获得更多重要的人生技能和感知力。也就是说,他需要能判断自己的能力所在,会相信自己的贡献有价值,会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需要,他也要懂得与他人合作……
如果允许孩子为家庭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时与父母并肩做事、边干边学,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培养出这些感知力和技能来。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机会,而不是剥夺他们成为更好的人的机会。
当你在抱怨孩子学习不好、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来,你会发现孩子的优点会越来越多哦!
至于如何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当中,方法和形式可以有很多。只要你不是用命令的语气就不会有多大的难度。比如以游戏、比赛或者请求孩子帮助的方式,在做的过程加以指导,在完成之后表示鼓励和感谢,孩子会非常愿意为家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请相信孩子有这样的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