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自爆家丑。当然,我不是明星大腕,没有流量,没有关注,权当借此机会发泄情绪了。
1.
我们都玩过或听说过一个名叫传话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几个人站成一排,组织者对第一人悄悄说一句话,让这个人传给第二个人,然后以此类推,最后一个人说出答案,并与组织者的答案对比。
无一例外,每次公布答案时,台上台下笑作一团,每次游戏都是在笑声中结束。
但是笑过以后,大家是否思考过这个游戏的意义?
它旨在告诉大家“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能随便相信他人的传言,因为人在传话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感悟和评判,传出的内容与实际有差距,甚是是天壤之别,可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现实生活中,传话的情况时有发生,忽略重点,恰头去尾的叙述最害人了!不经意间带来的麻烦或误会,轻的导致人际关系失和;重的,涉事双方可能大打出手,反目成仇。
这不,前天我就亲自体验一把被传话传出来的悲催事件。
2.
过年回家,跟婆家弟媳一起在厨房忙活,做饭的过程中随便聊了一些家常理短,无非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诸如孩子的学习,女人的委屈,男人的钝感等。
自觉言语并无不妥,当时也没在意。
谁知昨天LG下班来家直奔厨房,质问正在炒菜的我,**事情,弟媳一口咬定是你说的……(此处省略50字)。
问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哪跟哪呀?(婆家)弟弟、弟媳两口子添油加醋,断章取义的功夫,堪比顶尖大作家!干脆改行写书得了!做小生意岂不太屈才了?!
好歹我也算个知识分子,向来通情达理,善解人意。吃亏是福、与人为善一直都是我的处世之道,我这素质能说那样的话吗?不符合人物特征啊?
再说,什么话不是有语境的呢?要不做阅读理解时,老师总是反复提醒学生,要根据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呢?人到中年,难道弟媳两口子的理解能力还停留在小学阶段?
3.
跟LG叨叨了几句,当下内心不悦。
过年回家,本来打算多陪陪日渐衰老的父母,因为婆婆生病,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婆家,一来配合弟媳忙活日常吃喝,二来公婆年纪大了,又重病缠身,身边不能断人。实则在娘家的时间少之又少,心里已经愧疚自责。不想忙来忙去还忙出是非了!
越想越难过,越想越生气。
后来从LG嘴里得知事情的大概:弟媳闲聊说给弟弟(第一次变味),弟弟又传给出嫁多年的二姐(第二次变味),二姐愤愤不平又传给大姐(第三次变味),俩姐妹又告状给LG(第四次变味),LG不想冤枉我,所以才跟我当面问个清楚。至此,原话早已面目全非,与真相相差十万八千里!
钱钟书在《围城》中说“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想像一下,他们互相串联后对我这个“外人”会怎样的义愤填膺,怎样的同仇敌忾,怎样的疯狂怨怼!
我成了婆家人的众矢之的,而我却完全蒙在鼓里!
要说心胸宽广的人,此等芝麻小事不过一笑了之。可偏偏我就认了真。20多年,兄弟姐妹处得和和睦睦,从没有过嫌隙。这一次要是不给小叔子敲个警钟,以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兄弟姐妹还如何相处?
于是,愤怒支撑我拿起手机拨通小叔子电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吵不闹不撒泼,简单说明事情原委,让他意识到可能出现的恶劣后果。目的达到,心情缓和。
4.
君子日三省吾身,反思这件事,我有以下感悟:
1.祸从口出,即使自家人尤其婆家,也不能口无遮拦,畅所欲言,多做事,少说话。
2.在婆家,媳妇永远是外人。千好万好,不如血亲。
3.有愤怒不隐藏,有所表达,及时止损。
4.夫妻要相互信任,有话好好说,有效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5.相对于家庭,无论曾经发生过什么,夫妻才是一家人。兄弟姐妹全得靠边站,别不服气!
家庭成员之间,每个人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理清亲疏远近,端正人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要做!
否则,造谣生事,搬弄是非,自家人,我也不客气!
能在亲人之间传播谣言的,不是情商低,就是智商差!
有句话说得好:流言止于智者!
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