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谈到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只要是思维,都是属于头脑的范畴,与直观的智慧无关。
直观的智慧既不是知识,也不是聪明。知识是头脑的记忆,是可以被复制的,可以通过学习得来。耳聪目明,是为聪明,是指一个人对所感知到的人事物反应敏捷。智慧是属于心灵层面的东西,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直观性、鲜活性、不可复制性。
我们用理性思维来写文,总是会受制于我们所获取到的知识、观念和经验的束缚,难有突破和创新。若是在直观智慧的观照下写文,就能突破一切先验经验的束缚,写出来的东西绝对独特。
我在写《我的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体验到了直观智慧观照下的写作模式。我与陶令(陶渊明)来了一次超越时空的对话,通过对话还原了现场的所见所闻。看上去是我一个人在说话,但其实我的心和陶令的心是相应的,他的无声胜有声。
一位文友在读到我的这篇文章后,给我提出了这样的意见:“你这篇游记没有上次成功(他指的是我的另一篇游记),文章叙述方式不一致,标题不对主题。”
我当即回复他:“叙述方式是特意这样安排的。这就是创新,凡是创新就有冒险。我对这篇文章比较满意,相信读者也会喜欢。”
事后,我再次品读自己的文章,发现文章的标题和主题契合。我的桃花源记最独特之处就是穿越时空与陶令的对话,其中既有现场的实景介绍,也有历史的穿越,更有我的思考。这是属于我独有的桃花源记。
果然,这篇文章没有让我失望,受到了读者的好评。后来,这篇文章又得到了一个专题的青睐,被作为公益推文,浏览量超过了两千,点赞量第一次突破了100,被十七个专题收藏。当天的简书钻排行榜位于第29位(之前我从未关注过),我也因此给公益事业捐赠了55个简书贝。
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得益于直观智慧的观照,也就是说这些文字是自心灵流淌出来的。由于受到游记文体的限制,我和陶令的对话还有些意犹未尽。两天之后,我又写了一篇《跨越时空的灵魂相遇》,依然是我在诉说,陶令在倾听。我越来越喜欢上这种表现形式了。
那么,如何才能进入智慧观照模式的写作?这不是技能,不能传授,作者必须得自己去体验,去验证。当你通过灵魂的历练,开启了生命本有的智慧,写作的源泉自然会源源不断,那么写作就进入自由创作的境界了。
我现在的智慧火苗还比较微弱,很不稳定,那是因为我的修炼功夫还不到家。所以,这种写作状态也只是偶尔出现,很多时候还是在用理性思维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