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那一周的班会主题是“今日事今日毕”,为了做到言行一致,给学生做出表率,每天下晚自习之前,我都要更新黑板一角的“今日名言”,一条名言、一个警句,一副对联、一首诗、一段富有哲理的文字。或鞭策学生规范日常行为,形成良好习惯,或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或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一些用心的孩子会习惯性地拿出积累本,虔诚地把这些发光的文字,闪亮的诗行,工工整整地抄下来,经常拿出来翻翻看看,读读记记,潜移默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比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管耕耘,莫问收获”“不求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万事空”等等,哪怕有一句话说到学生心里,对他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我也觉得十分开心。
后来我把这些文字打出来,形成“每日一语”发到微信群与家长共享,深受家长与学生的喜爱,家长说每天期待看到我分享的心灵鸡汤,受益匪浅。寒假期间,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组织45名爱读书的孩子建立了读书分享群,每天在群里互相分享读书心语,与学生一起享受阅读带来的欢愉;去年的某一天,开始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教研群分享《论语》内容,希望老师们阅读《论语》,爱上《论语》,受到启迪,也希望他们能与自己喜爱的书相遇,加入阅读分享的行列,不知不觉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今日阅读《论语》 述而篇第七,完成第371次分享。
【今日分享】(第371次)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诚老实、讲求信用。
【感悟】
孔子教育学生,讲求循序渐进,在他看来,教授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重塑修养品行更为重要。学习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品行塑造打下基础。只有文化知识学得多了,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然后遵照这些道理约束日常言行,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文”,指文献、古籍等。孔子用来教育弟子的文献内容,已经渗入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也在进行思想教育。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人类一切的外在活动,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言行上。孔子以此教授学生,就是想让弟子规范自己的言行,说好话,行好事,言行一致,久而久之,养成美德。
“文”和“行”都属于外在修养, “忠”和“信”则是内在修养。外在修养为内在涵养打下基础,也是形成内在人格的必要条件。
“忠”,尽忠,对人尽心竭力。孔子所强调的“忠”的核心内涵,乃是克己尽心,做事全力以赴。要对自己的所有承诺认真负责,不能松懈倦怠。在孔子眼中,“忠”就是这样一种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敬业精神,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至于“信”,核心主旨就是诚实守信。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若失去诚信,道德修养也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君子之德了。因此,孔子教导弟子们讲诚信,想以诚信构建仁德。我们教育学生讲诚信,我们自己首先要做诚信之人,给学生做好表率。
孔子以''文、行、忠、信”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配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成功地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弟子,造福于后世。孔子去世以后,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从政治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他们以自己的成就,彰显出孔子的成功与伟大。
孔子是一位圣人,也是一位好老师,是我们做人和做事的楷模。读《论语》,认识孔子,理解孔子,读懂孔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时代,理解我们所从事的事业,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从而把事业做到极致,做到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