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音乐之声》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上映以来成为一个不可超越的永恒经典。除了里边风光旖旎的阿尔卑斯山、唯美的奥地利小镇、古朴斑驳的塔楼、幽静的小路。还有各种美丽、可爱、经典的人物,轻松快乐曲折的情节,更表现家庭教育、勇敢追求真爱和伟大的爱国情操。这是一部独特的歌剧,里边的人个个能够信口歌唱。大多是带有奥地利色彩的经典曲目,音乐风格欢快、舒缓、有节奏、又贴近生活。
女主角玛利亚是一位从小被寄存在修道院的见习修女。她自小就立志要终身服侍在主的身边。可她是一个放荡不羁,古灵精怪的女孩,美丽、善良、野性、纯洁,她的行为跟古板教条的修道院生活格格不入。影片的开头,她独自一人流连忘返在阿尔卑斯山的山林和溪流之间,她在草地上欢快的起舞、歌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可她的行为却使修道院的修女们又爱又恨。唯独德高望重的院长才真正看懂玛利亚。她对修女们说:你怎么能够让月光停留在手中。这句话预示着玛利亚接下来的命运轨迹。她如同月光一样圣洁、纯美,是不该被禁锢在古板守旧的修道院的大墙之中的。
玛利亚得到了给特拉普舰长家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的机会。舰长是国内有名望的人物,家族显赫,年纪轻轻就为国建功立业。住在祖辈留下的带有巨大庭院和草地、美丽花园的大房子。
整部影片最美的时刻是在男爵夫人的欢迎舞会上,在会场外的月光下,玛利亚和特拉普舰长翩翩起舞,男人帅气挺拔,女人漂亮柔美,在柔和的月光下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跳着美到极致的舞蹈,时而欢快,时而羞涩。在互相爱上对方的那一刻,他们俩在外人看来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男人绅士而严谨、女人优雅、轻快、奔放,情意绵绵,整个空气都嗅到浪漫的味道。他们才是舞会真正的主角。
当互相爱上对方的那一刻,玛利亚退缩了。玛利亚觉得自己是个孤苦伶仃的穷修女,配不上高高在上的他,况且舰长已经和伯爵夫人有了婚约。在爱情和道德面前,她选择了不告而别。
身世普通的玛利亚和富有而高贵的伯爵夫人是重大的对比。让玛利亚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个无价之宝。她身上带有的光辉特质到哪都能唤起快乐和愉悦,她在歌唱方面有独特的天赋,她善良、纯洁,及不拘一格的行事作风。那些浮夸的金钱、珠宝、豪宅跟她一比起来,就立马显得俗气和黯淡无光。她就是一位精灵、一位流落人间的天使。
此外影片更是一部风光大片。里边各种景色极尽道出了奥地利的大好河山。更反衬出了舰长高尚的爱国情操。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巍峨而神秘莫测,山下却是绿草如茵;蜿蜒的小溪清澈见底,水晶似的溪水翻着光;矮小的带着尖顶的各式塔楼、钟楼;灰色、古朴、庄严的修道院,整齐的灰黑色墙砖塌砌而成的广场;黑色厚重的铁门、高大茂盛的树木……这一切无一不显示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家乡。此外,整洁静谧的小道,喧闹的集市,优美的湖面以及泛舟、垂钓的人们,无不显示这个地区的丰美富饶,人们生活得和平宁静,无忧无虑,与世无争。与代表独裁、黑暗、毁灭的纳粹成为鲜明的对比。
影片同时包含了许多种元素在里边。爱情、家庭教育、歌舞、爱国情操……影片在大红大紫之后的半个多世纪内,更多的被看成为一部家庭教育片。它更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观赏,增进家庭和谐气氛。它告诉世人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记得第一次观看是初中时代,英语老师组织大伙儿在阶梯教室观映。那时候除了感到轻松愉悦,没有太多的感觉。如今再次重温,感受到更多层面的东西。也许是阅历造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感悟罢。
影片除了大女儿莉莎的男友劳夫等少数人物之外,体现了人性的美。包括一些"反派"人物,比如男爵夫人,她是人生的赢家,赢得了无数财富和众多男人的青睐,却输给了普普通通的玛利亚。可是她始终保持着高贵、优雅和知性。在她感受到特拉普和玛利亚之间的微妙感觉时,她找到玛利亚。看似带有"小小的心机",其实她是想跟玛利亚共同分享特拉普。至于玛利亚的出走,那是玛利亚的心性使然。
男爵夫人是爱特拉普的,但她很明白他们其实是不同世界的两个人。看似和特拉普走得很近,实际上距离很遥远。在被退婚的最后时刻,她仍然能够保持一贯的优雅,成全特拉普和玛利亚。光这一点就很令人钦佩。而贝诗修女一向看不惯玛利亚,称她为"小丑",甚至给她穿小鞋。可最后却帮了玛利亚的大忙,她们偷偷拔下了纳粹宪兵汽车的启动器。玛利亚和特拉普一家得以逃离危险。
影片的内涵深刻,表现众多。"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却成为激励许多年轻人的一句话。人生就是这样的,充满柳暗花明。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目前你还没得到,那是上天在安排给你另一样更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