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是我们的三毛而不是我的三毛呢?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关乎一种三毛精神带来的影响而使我的观念有所转变的。
第一次认识作家三毛,是在思维未定型时,懵懵懂懂的,因为她特别的笔名,和那个“拾荒”的故事,被她吸引,开始读她的作品。
三毛,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我们从喜爱她的文字,到喜爱她的为人,不久,一些读者成为追随者,接近崇拜她的疯狂。一个被禁锢的年代,三毛做出了“出走”的选择。她选择了自由,这需要强大的勇气,所以,她小时候“拾荒”的梦想遭到老师的否认,被要求加以修改——长大“成为”医生或律师;她的“撒哈拉生活”让父母伤心,她自定义为“不孝女”。一次次去“流浪”,从台湾到西班牙,再到德国,日本,之后返回撒哈拉沙漠,为了心中强烈的愿望——长大,她付出了无数的代价,不断地受到内心的自我谴责,而同时,她又在另一种层面上成为了时代的象征,她代表着“解放”,做着许多人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如同《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里的男主角,他之所以会受到大家的追捧,关注他的,尤其是和他一样出身贫民窟的人,都极度支持他赢得最后的大奖,或许也是因为他代表了他们来自内心想要冲破束缚的解放,对于自身和环境的无力感转化为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三毛曾说,她不是一个作家,写的东西很一般,只值三毛钱,可见她的谦虚;然而,她在各地演讲激励众人,她的书信来自各方,又见她的自信。是什么让一个自我封闭的小女孩转变为一个走遍万水千山的年轻人?是坚强和勇敢。三毛或许可以说自己不是作家,但她拥有作家的一个爱好却是事实——读书。在《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三毛对书的痴狂:幼年时期醉心于《红楼梦》,她“逃学为读书”,在坟墓旁,在马路边,在图书馆,一本本中外名著,从她手中来来回回,往返不停。通过书籍,她发现和认识自我,学会和他人交流,最后走向世界。在落下飞机踏上每个国家的土地之时,她不忘的是:每到一个目的地首先要买几份关于这个地方的历史等资料进行阅读。从抑郁的二毛到乐观的三毛,她选择与书为友,也让这友人帮助了她的一生。
在阅读《亲爱的三毛》后,我们会明白读者对三毛的情感里存在着一种依赖,这恰恰体现出三毛的影响力,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生活烦恼、事业前程,读者通过书信方式向三毛求助,信件一封接一封,她读毕,给予回复,每一封信都带着她对人们的爱。一些读者在信中偶尔提及:不敢打扰三毛或是感觉三毛因生活忙碌而不会阅读信件等消极语言,三毛都会进行表态和鼓励;遇到快乐幸福的读者,三毛更是赞扬他们以及表示愿与他们一起分享喜悦。三毛,不只是一位作家,更是一名教育家,在光芒的照耀下,我们还能感受到三毛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喜怒哀乐。这本“三毛信箱”陪伴了我高中三年,在诸多经历无人诉说的时间里,躲进被窝看了一遍又一遍的信件——读者的问题、问候同时也是我存在的,而三毛的解答、回应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让我逐渐形成今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许多人不曾深刻认识三毛便下结论:压抑式人物,总谈自杀和死亡,她的爱情和沙漠故事是编造的……但唯有细读过她的作品的人,才会发现她为我们带来了不同的世界。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赞美那些拥有美好心态的读者,教育和劝告有着不良心态的人,或许她种种经历都不大“光彩”,但她却不曾向他人投射负能量,相反,她走近乐观,并祝愿他人都能一样乐观。
曾经我独自“拥有”三毛,不愿和他人共享她,也害怕不理解的人中伤她,不喜欢看到他人对她的负面评价,她是我的三毛,而今我却决定将收藏了将近八年的整套《三毛全集》捐出。朋友问我,难道三毛对你已经没有意义了吗?其实恰恰相反,这其中的意义越来越深化,就像三毛年少时痴爱于毕加索,希望快快长大以后能嫁给他,当毕加索去世后,三毛才明白:虽然从没见过这位画家,倒是看了无数次他的画作,但她已将毕加索刻进内心,得到的是永恒的爱。同样的,即使我这一生也从未见过三毛,但她的作品和为人处世的观念已经刻在我青年的十八岁里,并在我成长之后的人生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力量,我不再需要藏起她的作品,而是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认识这位走向世界的台湾作家,对于自身,我将去读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作品——这也是三毛最喜爱的读者了。在这个网络信息复杂的时代,我从一个愤世嫉俗的人,渐渐地喜欢上心灵鸡汤,并学着理解一些与我的观念不同、依旧厌恶心灵鸡汤的人,当再看到他人对三毛的负面评价时,我明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角度,这也说明三毛只是个普通人,而人无完人,许多事情只有去做并做到了,我们才会读的懂不同的读物,听的进各样的大道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这或许就是成长,我想将此定义为三毛精神,所以我的三毛不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三毛。
那曾经的“三毛热”,那“波西米亚风”,以及“不要问我从哪里来”,随三毛而来,却未随三毛而去。她的影响围绕一代又一代人,传递、飞扬,好似童谣,犹如骊歌,经久不衰。阅读和漫谈三毛,值得我们用上一生的时间。关于她,我们坚持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