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天下:让孩子兴趣消失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
兴趣,在教育学当中常常被提及,同时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名词,常被用来解释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现象。
兴趣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一种特质,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以扩展、加强,最后形成个人独特的一种技能或才艺。
众所周知,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加以锤炼,势必会对个人未来的工作及发展带来难以预估的优势。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却发现,孩子的兴趣怎么一点一点消失殆尽了?
当学习从“享受过程”变成“强求结果”
孩子喜欢学习,是天性也是好奇心的驱动,当他们学到知识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而受到自我的鼓舞。孩子在幼年时期进行的学习,无非是学得快或学得慢,一般并不存在学不学的会的问题。因此无论学习过程花费多长时间,孩子并不在意,也没有强求学习结果的意识。
这一阶段,兴趣是推动孩子完成学习的主力。
遗憾的是,成年人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将“结果导向”的意识传递给孩子。
他们让孩子开始慢慢的意识到,学习必须更快的学会,必须比别的孩子学得好,否则就是不对的,就会挨批评。
从这个时候开始,对于那些学什么都很快的孩子,他们依然能够得到正面激励,但是对于天赋不均衡的孩子来说,学习让他们所感受的单纯的快乐,开始慢慢的消失了。当学习的意义必须以结果来衡量的时候,就只有结果能够驱动学习了。那么不需要结果的时候呢?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熬”到了大学就不爱读书了,因为他们已经“对得起”自己,已经不需要强求结果了。
当学习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给孩子带来学习压力的还不仅仅是“过程”和“结果”的问题,很多家长也会给孩子有形和无形中的各种压力。
有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或用言语,或在他们的行为表现中,无时无刻不在说明一个问题:为了让你好好学习,我们为你付出了许多,牺牲了很多。当孩子接收到这些讯息的时候,压力就进一步的发展了。
能够学好的孩子还算能够承担这样的压力,不容易学好的孩子则只能靠压力所产生的责任感来维持学习的动力,本身天性上的学习兴趣开始进一步消失。
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更容易把事情做好,才真正的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
因此,中国的太多孩子们依靠责任、压力、社会规则去学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当孩子学习的兴趣从无条件变成有条件
本来孩子喜爱学习是一种天然的内驱力,但是慢慢的孩子就会发现学习其实是有条件的。学习可以为自己赢得奖励,也可能使自己遭受惩罚。
事实上,孩子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完全自发的专注于一门功课。当学习成果好的时候,考试成绩本身就是一种正激励,父母只需要给予肯定和支持。
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体会到沮丧的情绪,此时他们需要父母理解他们的情绪,并且最好是提供一些可行的又不会让他们充满压力的解决方案。
因此,有关学习的所有措施都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自然行为。
而不是像很多父母所做的那样,不断的胡萝卜加大棒,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不断的奖励和惩罚,看似是创造了一种非常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但实际上奖励和惩罚都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奖励和惩罚都在强化一种心理暗示:学习是被强迫的。
潜台词就是:没有人爱学习,只是因为学习赋予了必须的生活条件,我才不得不学习。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况就变成,父母用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来控制孩子,而孩子呢?实际上也是用自己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和学习有关的一系列行为来反控制他们的父母。
我考试考得好了,就要得到什么,我认真做功课了又要得到什么。
或者反之,我考试考得好了,认真做功课了,总算能不挨骂了。
慢慢的,孩子对学习从无条件的兴趣完成变成了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是不能被持续满足的,因为用奖励激励学习,奖品要变得越来越大;用惩罚来激励学习,惩罚的效果则会变得越来越差。
学习不再是孩子由衷喜爱的一件事情,而是变成了谈条件的筹码,而父母手中握着的筹码只会越来越少。
当学习变成阻碍孩子做事的绊脚石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喜欢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对学习看上去至少没有直接的帮助。开明的父母就会懂得如何平衡孩子的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养成自控能力,合理的安排时间。但是还有些父母就会简单粗暴的阻止孩子去做那些喜爱的事情,而且打的旗号光明正大无可反驳:“都是为了好好学习,都是为了你的未来”。
于是,学习就变成了一颗无辜的绊脚石,这样让孩子怎样才能由衷喜爱学习呢?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
所以孩子有学习兴趣,和只是被逼迫去学习,差别何其大。
这种差别还不仅仅是简单的体现在学习成绩上面,还会对孩子未来一生的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习惯,以及探索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都有着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