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卷12君道篇诗解8便嬖卿相使者国具
题文诗:
人主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略而知也.
天下之变,境内之事,弛易齵差,主无由知,
则是拘胁,蔽塞之端.耳目之明,如是其狭;
人主守司,如是其广,其中之情,不可不知,
如是其危.然则人主,将何以知?便嬖左右,
人主所以,窥远收众,门户牖向,其必早具,
足信后可,慧足规物诚,足定物,是谓国具.
其人主者,不可以独,不能不有,游观安燕,
疾病物故.如是国者,事至如泉,一物不应,
乱之端也.卿相辅佐,人主基杖,其必早具.
足任后可,德音足以,填抚百姓,知虑足以,
应待万变,是谓国具.四邻诸侯,相与相接,
不必相亲.人主必有,足使喻志,决疑远方,
辩说解烦,智虑决疑,齐断距难,不秩不反,
应薄捍患,足持社稷.是谓国具.暗独孤危,
国虽若存,古人曰亡.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原文】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1>,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天下之变,境内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2>,而人主无由知之,则是拘胁蔽塞之端也。耳目之明,如是其狭也;人主之守司,如是其广也,其中不可以不知也;如是其危也<3>。然则人主将何以知之?曰:便嬖左右者,人主之所以窥远收众之门户牖向也<4>,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将有便嬖左右足信者然后可,其知慧足使规物、其端诚足使定物然后可<5>。夫是之谓国具。 人主不能不有游观安燕之时,则不得不有疾病物故之变焉。如是,国者,事物之至也如泉原,一物不应,乱之端也。故曰:人主不可以独也。卿相辅佐,人主之基杖也<6>,不可不早具也。故人主必将有卿相辅佐足任者然后可,其德音足以填抚百姓、其知虑足以应待万变然后可<7>,夫是之谓国具。 四邻诸侯之相与,不可以不相接也,然而不必相亲也,故人主必将有足使喻志决疑于远方者然后可,其辩说足以解烦,其知虑足以决疑,其齐断足以距难<8>,不还秩<9>,不反君<10>,然而应薄扜患足以持社稷<11>,然后可。夫是之谓国具。 故人主无便嬖左右足信者谓之暗,无卿相辅佐足任者谓之独,所使于四邻诸侯者非其人谓之孤<12>,孤独而晻谓之危<13>。国虽若存,古之人曰亡矣。《诗》曰<14>:“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此之谓也。
〔注释〕 <1>里:居民区,周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里,里有里门。里之前:指里门之前。 <2>弛易:即“施易”,通“移易”(于鬯说),变动的意思。 齵[yú 音愚]差:参差不齐,此指不协调、出了乱子。 <3>据上文“不可不略知也”“人主无由知之”可推知,这句上当更有“人主之不知也”一句,盖涉上文“不知也”而误脱。 <4>收:通“纠”,监督。 门户牖[yǒu 音有]向:古代双扇的门叫“门”,单扇的门叫“户”,“牖”即窗,“向”即北窗。这里喻指君主的耳目。 <5>知:通“智”。 慧:《集解》作“惠”,据宋浙本改。 <6>基:通“几”,一种小桌子,古代设于座侧,用来靠身。 几杖:古代老人坐着依靠几案,走路依靠手杖,所以此文用来喻指君主的依靠。 <7>填[zhèn 音镇]:通“镇”(世德堂本作“镇”),安定。 <8>齐:指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距:通“拒”,拒绝,指拒之于外。 <9>还:归还,改变。 秩:官吏的职位俸禄。还秩:改变秩序。 <10>反:通“返”。 <11>薄:通“迫”,急迫。 扜:同“捍”,抵御。 <12>其人:指理想的人选。此指上文的“治人”。 <13>晻:同“暗”。 <14>引诗见《诗·大雅·文王》。
〔译文〕
墙壁外面,眼睛看不到;里门前面,耳朵听不到;但君主所掌管的,远的遍及天下,近的国境之内,不可不概略地知道一些。天下的变化,境内的事情,已经有变动纷乱的了,然而君主却无从知道这种情况,那么这就是被挟制蒙蔽的开端了。耳朵眼睛的辨察力,这样的狭窄;君主的掌管范围,这样的广大,其中的情况不可以不知道;不知道其中的情况,就会有被挟制蒙蔽的危险。既然如此,那么君主将靠什么来了解情况呢?回答说: 君主身边的亲信和侍从,是君主用来观察远处监督群臣百官的耳目,不能不及早配备好。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信赖的亲信侍从,然后才行;他们的智慧要足可用来谋划事情,他们的正直诚实要足可用来决定事情,然后才行。这种人叫做治国的工具。 君主不能没有游览安逸的时候,也不可能没有疾病死亡的变故。在这种时候,国家的事情还像源泉一样不断地涌来,一件事情不能应付,就是祸乱的发端。所以说:君主不能单枪匹马。卿相辅佐,是君主的依靠,不能不及早配备好。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胜任的卿相辅佐,然后才行;他们的道德声望要足可用来安抚百姓、他们的智慧心计要足可用来应付千变万化,然后才行。这种人叫做治国的工具。 四邻诸侯国互相交往,不可能不互相接触,但是不一定都互相友好,所以君主一定要有了足可出使到远方去传达君主旨意、解决疑难问题的人,然后才行;他们的辩说要足可用来消除麻烦,他们的智慧心计要足可用来解决疑难,他们的敏捷果断要足可用来排除危难,他们既不推御职责,也不改变君主的意愿,然而应付紧急情况、抵御患难的时候却足可保住国家政权,只有这样才行。这种人叫做治国的工具。君主没有足可信赖的亲信侍从叫做不明,没有足可胜任的卿相辅佐叫做单独,被派遣到四邻诸侯国的使者不是那称职的人叫做孤立,孤立、单独而不明叫做危险。国家虽然似乎存在着,但古代的人却说它灭亡了。《诗》云:“人才济济多精英,文王因此得安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