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段以上|阅读与写作:传习录(五|六)

阅读与写作:传习录(五)

传习录第五节课上到以下内容了: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爱曰:“闻先生如此说,爱已觉有省悟处。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然者。如事父一事,其间温凊定省之类,有许多节目。不知亦须讲求否”?先生曰:“如何不讲求?只是有个头脑。只是就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讲求。就如求冬温,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讲求夏清,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恐怕有一毫人欲间杂。只是讲求得此心。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礼记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欲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须是有个深爱做根,便自然如此”。

郑朝朔问:“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先生曰:“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更于事物上怎生求?且试说几件看”。朝朔曰:“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先生曰:“若只是温清之节,奉养之宜,可一日二日讲之而尽。用得甚学问思辨?惟于温清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奉养时,也只要此心纯乎天理之极。此则非有学问思辨之功,将不免于毫厘千里之缪。所以虽在圣人,犹加精一之训。若只是那些仪节求得是当,便谓至善,即如今扮戏子扮得许多温清奉养得仪节是当,亦可谓之至善矣”。爱于是日又有省。


许多观念又有反复,又有斟酌,又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反复对谈探询与解析。我们用的读本是叶圣陶老先生的注译,虽然书本内已经有了注解,但为了让课程内容有更多更深拓展,在课上也分享董平教授于传习录的解析与延伸。

古文有许多与现今一样的字词,但含义却是大不相同了,比如条件、比如节目,学生也都聪慧,稍经解释便可弄懂弄通了。

习古文当然不只是习得古文的解读法,更深的学习在于对古文中传述出来的思想加以探询和运用,若学古文只是落得个理解了文字,懂得了古文字词的运用,这是极浅的学习和得到。

这里且也附上上课时和学生们一起延伸阅读的内容:董平教授讲解传习录。

经典·教学片|《传习录》第六集:道理可以很简单(此蓝字处可点开链接)

再来看看学生这一堂课的书写。

心即理

文/正心

今天最大的一个课题,便是“心即理”。先生说:“却是须有这诚孝的心,然后有这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林,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是先寻了枝叶,然后去种根。”

如今好似都推崇从外物寻找至善之道,学校教小朋友们要尊敬师长,升国旗不能讲话,不能和同学打架或争执……小朋友们似懂非懂,他们心里想着下次照做就行了——这便是从枝叶去寻根了(寻根改为行事做人,是否更符合你表达的本意一些?)。

可我还如之前的徐爱,“但旧说缠于胸中,尚有未脱者”,若从外物寻找“心理”并非正道,那么又该如何觅得至善?

徐爱问过类似的问题:“有许多节目,不亦讲求否?”我却认为王阳明没有讲得清楚明了,他所说,有了诚孝的心,冬便自然会思量父母的温,夏便自然会思量父母的清,如此说来,这诚孝的心是如何修得的?空想出来的吗?

(批阅:至善是一个很需要意会的词,也有解释说至善为极致的完善、最高境界的善,然则更广义的善,我也觉得倒并非仅止于“善良”。这一处,可以多多琢磨与意会。

徐爱又问,是否行为礼仪上不需要去讲求,你以为阳明未讲清楚,我想倒也并非阳明先生尚未讲清楚,我们且按着心,将疑问留着,耐心往下读去便罢。

或者,关于这诚孝的心是如何修得的,我们也可以自己有思考。

你举的例子中讲到学校教的仪式,却是比较恰当的例子——当下的教育,的确有流于形式及肤浅的弊端。但应该如何施展教育,如何在人生中生活中应用“应即理”,如何修出“诚孝的心”,当然也非一件易事。也许你不日思考,渐渐会有自己的答案。

阳明先生是一代大德,我们从其言行解说来学习阳明心学,但我们也应须有自己的质疑和独立精神,在这种态度下学习,也许更能加深自己于问题的终极思考,借用古圣人的思想熏陶,也把自己的思维前后给贯通来,这便是真正的学习了。)


“心即理”与“向内看”

文/涵容

徐爱录|上卷中有一段话,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清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我觉得这句话很重要。

就比如说做到了“去人欲,存天理”,那么很多事理甚至不用刻意学习,便自然会从心里出来,体现在生活中,不用去外面学。

其实学习也是心即理的体现,因为学习是需要理解的,如何能理解?自然是得用了心的,所以没有学习是全然从外面得来的,只有从心理理解了,才是学到了。

如果万事万物都向外看(会怎样)呢?好比我正在看一本书,但却没有思考,只是在看,那么最后能得到什么?是的,什么都不能得到,因为我没有思考。所以这便可以看出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应该向内看的重要性了。

批阅:

其实学习也是心即理的体现,因为学习是需要理解的,如何能理解?自然是得用了心的,所以没有学习是全然从外面得来的,只有从心理理解了,才是学到了。

这一段讲得贴切,确实是这样,做任何事,用心便是用到了恰当之处。

但你说的——“就比如说做到了“去人欲,存天理”,那么很多事理甚至不用刻意学习,便自然会从心里出来,体现在生活中,不用去外面学”,这个首要条件我想你应该知道是“去人欲”,因此用心的基础在于“去人欲”,只是如何达到“去人欲”的境界呢?也许慢慢我们在生活中人生中会寻找到答案。

你写的最后一段也成立:“如果万事万物都向外看(会怎样)呢?好比我正在看一本书,但却没有思考,只是在看,那么最后能得到什么?是的,什么都不能得到,因为我没有思考。所以这便可以看出心即理,万事万物都应该向内看的重要性了。”

当然我们应当时常去观由万事万物引起的心内反应,不过不向外求始终是一种心性的功夫,是需要定力才能为之的。

阅读与写作:传习录(六)


传习录的第六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段的内容: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先生曰:“试举看”。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这一节的重点又在知行合一上了。知行合一,虽仅只有四个字,却是很需要体会的。如叶圣陶老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知并非现今人所理解的知道和了解,行也并非现今以为的行动和履蹈,因此知,究竟是个什么知,行究竟是个什么行?这一段,王阳明先生有具体的解说。

关于这一段,且也附上董平教授讲解的一个页面:

经典·教学片|《传习录》第七集:中国人的信仰(蓝字部分可点开)

上课的情形不多费笔墨了,单看孩子们的书写吧:

知行合一

文/涵容

这次又讲到徐爱问王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问题了。

他发现有些人知行不是合一的,而把知行分成了两件事,因此向先生提问。而先生却如此解释:“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

大意便是人看到美丽的事物属于看见了知道了,而喜爱美丽的事物则属于动作行为,一种反应。(是不是将动作行为删去后,意思更贴切些?)但是当人看见知道那是美丽的事物时便已喜欢上了,而不是看见后又特意立个心去喜欢,这便解释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那么如果有人是像徐爱说的那样,只知道而不做呢?那么这个人也只是不知道何谓知行合一罢了。因为在他没有做过那件事前,是不能“知道”这件事的;比如有一个人从来没写过字,怎么能说他知道怎么写字?人只有写过字后才有了写字的感受,才知道字是怎么写出来的。所以我猜想“知”应该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这么简单,可能比起“听说、见过”这种词,“知”这个字更会有“懂得、领悟”的意思。

所以知行是在同时间发生的,即知行合一,它不仅是字面上的意思,知与行,只是两个能够尽量贴切表现知行合一思想的字。

在最后,先生又说了一句话:“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这使我感觉到王阳明先生并不是一位很注重死知识的人,他应该是认为只要做到了知行合一,大概也不会有徐爱前面的那些困扰了吧。不领悟而只说空的知行合一,也是无效的。

我也觉得如果只看过知行合一的普通解释,而不能领悟其中奥妙将其融入生活,也只是不知道罢了。归根结底还是无知。

批阅:领会知行合一这个观点,心里要明白,这个知不是脑子里的知道与了解,我个人的理解是:知是心之体,行是意之用。因此,才有知行合一之说。心到意到,都是刹那刹那间的事,犹如阳明先生所说,是不能分开的。当然,这个心,是纯粹的心,这个意,也是纯粹的意,而并非脑子里的知道,和身体上行为。

我看你所写,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基本的“知道”了。只是还须深入领会一二。


知行合一

文/正心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而知即是行。

徐爱开开心心地辩论,开开心心地向先生问问题,然后,于后世人而言,他们潇洒背景留下的问题令后世无数人痛苦万分,抓耳挠腮绞尽脑汁思考这么四个字——知 行 合 一。

我当然算其中一个。我读时,听时,想时,好似都明了,也能明白它与知道、了解等浅层意思的区别,甚至在外能有模有样为人讲解区别:“此知非彼知,此知为心之本体,是至善的知,是最接近明德的知,绝非肤浅的明折、知道,知与行是合一的,分不开的……”讽刺的是自己基本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

回看《传习录》,阳明先生举的例子再好不过了:

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

到这里便想到《灵性的自我开战》中关于某种知道的描述:大意是这种知道是刻在骨子里的知道,不过脑子的知道,如同我们知道天凉要添衣,在天冷时自会添衣。而非学习复杂又缥缈的数字计算定理。

又想出一说(好似我的文字都不是事先打好整个模版的),上古时有天人,可活八九百岁,通天语,无私欲,是纯乎天理之心。但他们心中定没有知行合一一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知与行,浑然天成如同溪流中久年冲刷的鹅卵石,自天地伊始起便完满的。天人或许根本不在意“知”与“行”,而知行合一一说可能是阳明先生为了教习方便尽力用言语的阐述吧,毕竟语言只是个工具。

写至这么多,领会起知行合一还是不容易,我或许要面壁良久,才领悟其冰山一角,再由此抽丝剥茧直到见其全貌。阳明先生也说:“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

还容我想想,在城市的生活中,作为子女,作为学生,怎做到知行合一(到这里心里暗觉不好,知行合一究竟是如何代入生活的?)

(批阅:王阳明先生说到的用以描述知行合一的例子,倒也容易使人将它与“本能”及“反应”混为一体。

如你所说,若有天人存在,他们当然自然就在身心通透的“知行合一”里了,不可能去立什么知行合一的论。而到了明代,人类所能活出的境界自然与上古的天人是非常有距离的了,因之人间会产生所谓知行合一的教化理论。

其实在我个人拙见看来,今人大多没有达到知行合一,它也不是一种所谓的痛与饥之类的身体反应,王阳明只是拿它当个方便说法……其根本在于去人欲,恢复本心,一个人能去做到灭人欲,当然自然而然处于知行合一的状态里了。

知行合一是人一生的修持所在,因此不要着急,人生才这不到一半的一半,我们还有时间。只是当然,遇见万事我们先存个心,再来处理,也许会渐渐找到“心即理”、知行合一的生命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05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52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779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685评论 1 276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9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0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89评论 3 39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54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90评论 1 29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34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1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94评论 4 31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7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1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849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5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文] 爱问:“‘在亲民’,朱子谓当作‘新民’,后章‘作新民’之文, 似亦有据。先生以为宜从旧本作‘亲民’,亦有...
    汉唐雄风阅读 3,038评论 0 5
  • 【原文】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
    北凉乄徐凤年阅读 1,529评论 1 2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4,868评论 0 15
  • 题目 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相同),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
    玉面小猿阅读 310评论 0 1
  •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热爱这个工作。 家中大宝今年六年级,小宝才七八个月,家中事务又不能做到不闻不问,林林总总,细细碎碎...
    aLEMONtr阅读 1,207评论 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