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假期倏忽而过。
昨儿晚上回了合肥。
前天下午,在老家特产店买了干辣椒、土粉、黄花菜、银耳寄到合肥,今儿上午收到了。
我终于开始要为自己和阿宝的胃考虑了。
回顾八月初至今在合肥的吃食,我只能用凄苦二字来形容。
早餐,我一般在家吃。婆婆烧一锅稀饭,里边放几颗鸡蛋。我吃碗稀饭、吃颗鸡蛋,早餐就结束了。婆婆有时会放一些出去郊游时剩的杂七杂八、稀稀碎碎的饼干和面包之类的东西在餐桌上,讲真,看那卖相,我就没有勇气吃。
午餐,比较复杂。
刚开始上班那阵,我还没办单位餐卡,于是混迹在单位后门的那些餐馆里。吃过一次兰州拉面,味道不错,可惜那家店离单位比较远,只吃过一次,第二次再去时,居然关门了,看来我是个没口福的人!
最常吃的,还是沙县小吃。作为一个福建人,沙县我早已吃腻,但是后门干净的餐馆太少,所以,只能钻进沙县的门。
在沙县吃什么呢,青椒肉丝盖饭、云南过桥米线、炒粉等,感觉瞬间回到了大学时代。过桥米线太不正宗了,更像砂锅粉;炒粉舍不得放油,吃在嘴里又干又涩,难以下咽。只有盖饭稍稍还行,但是盐搁得太多了。
后门吃了两个星期,我办了张餐卡,终于可以去食堂吃了,好兴奋!
结果第一顿饭,就让我吃得不痛快!
那顿饭我点了鸭肉、虎皮青椒各一碟,外加一碗米饭,要价16元!价钱贵不说,味道也实在不咋地!那鸭肉,咸得简直可以让人上天!难怪办公室的同事们几乎都不在食堂吃。
节前两天,晚上家里有吃剩的饭菜,我便装吧装吧带到了办公室,中午用微波炉一热,吃着感觉也还好。
以后还是自己做做便当吧!
晚饭呢,回家吃,确切地说是回大姑姐家里吃。
我在外边租了房子,但吃饭搭在她那吃。她是护士,有时上白班,有时上晚班,得空也做做饭,她的手艺属于中等偏下型。做得多的是大姑父,他经常看看抖音上的菜谱,而且很早之前就开始做饭,所以手艺不错,经常做做剁椒鱼头、酸菜鱼之类的大菜。
如果两位都没空,就轮到婆婆做晚饭了。婆婆的手艺属于不敢恭维型的。
她炖汤,肉从来不焯水,直接往高压锅的清水里一丢,放些萝卜之类的,炖出来的味道,唉,那萝卜恐怕猪都不愿吃,那汤的味道可想而知!
鹅肉、鸭肉她不愿炖汤,更愿意炒着吃。炒的时间不够长,肉肉们便坚硬无比,非得让你的牙齿撕扯上半天,才能咽下一小块。
青菜吗,永远是楼下超市那几种:白菜、小白菜、西红柿、茭白、萝卜、胡萝卜、洋茄、冬瓜、南瓜、土豆,还有洋葱。吃得我两眼泪汪汪。
让我终身难忘的是有一晚,节省的她用小肥肉条炒了五碗青菜!无肉不欢的我,上了一天班的我、中午又没吃好的我、指望晚上好好吃上一顿的我,肺都快气炸了了!
我当时很饿,默默地吃了两碗饭,就着五碗青菜!吃完,我跟她说也给我们做点荤腥的,都是青菜哪吃得下去。
第二天,她给我们蒸了一条鲈鱼。
我也下厨做过两次,但每次,都逼得大姑父用开水拌饭。我下厨的兴趣渐渐没了。
唉,我太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家乡的辣椒、想念妈妈、小姨、舅母们做的菜!
假期在家,得以好好吃了几顿!
三号中午在小姨家吃的。小姨做菜做得超棒!再简单的食材,她都能做出她独有的味道。那天中午,她用南瓜片炖了一碗汤,好甜、好香,我吃到不想停筷子!
五号晚上在部队邻居芳家吃的。她有两个小孩,在吃上面比较讲究,也很有经验。她做了浓白的紫苏鲫鱼汤、蒸了清甜的瘦肉片、炒了香辣的鸭肉丝……
我告诉她自己太不会做菜了。她说:要用心啊!切肉丝都有门道呢,不同的切法切出来的肉,味道都会不同呢!
用心,是的!只要用心,什么办不到呢!
六号中午,妈妈给我炒了一碗螺蛳。我两个多月没吃上了,味道真的特别鲜美!
六号下午,我便去土特产买了各种干货。接下来得自己做做饭了。
一日三餐,不要再应付了事了,动起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