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于是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思维工具,帮助自己做出尽可能对未来有利的决定。”——临公子·《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变现的能力》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1.努力错了方向,反而得不偿失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庸才猛抄笔记,人才勤写心得。”
关于抄笔记,这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大概从小学开始,从被要求一定要做笔记,到养成习惯,再到情不自禁地想要做笔记。
坦率地说,当时我挺瞧不上这种方式的。吃力不讨好,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对于一个写字还停留在“一笔一划”写的人来说,这就更要命了。
后来,我学“聪明”了,借用那些抄笔记快的人的笔记来抄,而我上课则只需要专心听讲就好了。
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往往我很容易忘了将笔记补上,又或者那些抄笔记快的人他们抄的笔记过于死板,很多重要的信息都给遗漏了。
最后,没办法,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抄笔记了。只记重要的信息就好,然后课后再去补“细枝末节”的部分。
这样做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及时消化掉课文内的信息。而且,随着抄的越来越多,我也越加能够体会到抄笔记的重要性。
不是有句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过往我仗着好记性,确实没将抄笔记当回事儿,但是随着需要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快节奏、多任务的生活和工作,不记笔记仅靠大脑去记忆实在不是件靠谱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这件事上我学会了一点,那就是不断的去完善自己记笔记的能力。从任务,到目标,从记录流程,到制定策略,从反省过往,到每日记录。
这些看起来慢的行为,却对我的生活和工作起着至关重点的作用,甚至很多时候可以直接过滤大脑思考,为我节省大量的时间。
相反,那些真正认认真真记笔记的,几乎一字不漏将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都抄下来的同学,他们抄了一遍,可能最后因为时间缘故既来不及消化,也不曾记住什么。尤其是遇到那些讲课快的老师,他们就更跟不上了。自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落下了很多。
当时,我还挺奇怪的。毕竟他们看起来确实比我努力得多。无论是每日背笔记,还是抄笔记的完整度,又或是他们平日的良好习惯。但他们的成绩比不上我也是事实。
所以,那时我还以为是我更聪明来着。现在想想,其实并不是。而且回过头再去看,当年那些同学,他们并不笨,甚至在很多地方我都自愧不如。
那么,这其中的差别在哪?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他们努力错了方向。因为努力错了方向,反而得不偿失。而找对了方向,则事半功倍。
试想一下,平日里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这始终不是按照我们的思维去写的笔记,更多的可能是老师认为是重要的,以及老师为了照顾某些“特殊群体”所作出的行为。
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不同的。如果还没有上升到“老师”的高度,又或者自己早已将黑板上的内容理解了,那照搬照抄的笔记应该怎么运用呢?
说到底,核心还在于我们自己。毕竟,知道了几分,不知道的课后去补,而这个事情只有我们自己明白。
而且,我还发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方法,这比生搬硬套要灵活得多,发挥空间也大得多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我竟从猛抄笔记过度到了勤写心得的阶段了。
知识是什么,还得看你怎么用以及作用在哪儿。
同样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关键也在于你怎么使用时间,更重要的是对你而言,怎样做才更适合自己。
如果知识没有运用出来,那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没有。
努力也是一样的,如果努力错了方向,那自己的努力就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力量,反而得不偿失了。
至此,你能说这是努力的错吗?不,关键还在于努力错了方向啊!
2.正确看待努力,关键地方发力
有句话说:“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努力一定不会得到回报。”
努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但是,很显然的一点就是:同样是努力,努力的方式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
就比如说,很多人就喜欢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仔细想想,工作中肯定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从早到晚不停地工作,每天都要“晒”加班,可是不论是加班也好,整日忙也罢,他们却偏偏没有得到重用。
这看起来是多么的不合理啊?实则不然。
殊不知,在职场中,比的从来就不是谁更努力,而是比谁成果卓越。
就像我们拿到一项任务,通常想的是:“我该怎么去实现呢?”
优秀的人会怎么想呢?同样的一项任务,不同的是,他们想的是:“我有什么办法能交出成果?”
你看,同样是为了成果付诸努力,前者的空间明显没有后者大。前者更多的是“战术上”的思考,后者更多的则专注于“战略”本身。从一开始站的高度就不同。
同样是工作,有的人只懂得勤奋努力,而有的人却早早的就明白了该在什么地方努力。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显然是行不通的,事倍功半不说,更是苦了自己。
努力也是一样的。大家都需要努力,但更关键的是,如何正确看待努力,懂得抓住重点,关键地方发力才能事半功倍啊。
当然,这个所谓“正确”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
就像“重要”总是相对的。
这个相对,不是相对于其他次要的,而是相对自己而言。
说到底,无论是重要或次要,判断它的始终是自己,不是吗?就像在职场中最核心的是价值、是成果,这是一样的。
不过,想要从一开始就做到这一点,显然有点强人所难,且看起来如此不切实际,甚至会被认为是好高骛远。
毕竟,这其中还涉及一个“格局”。所谓格局,格是认知的程度,局是认知的范围,合称为格局。以什么样的格,如“神”格、人格、物格,看待世界,以什么样的局,如小局、大局、全局,进行假设和验证,决定了思维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所以,关键还在于认知破局。
这也正是《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变现的能力》所关注的核心:价值变现,从认知破局开始!
那么,如何才能精准地找到个人方向,快速实现认知破局、价值变现呢?
答案是:精准努力!
3.用精准努力撬动财富自由
诚如我上文所说,想要从一开始就找到核心问题的关键,这是不现实的。
就像我们都知道,成功并非是一蹴而就,或是一步登天,而是需要一点点的积累,一步步的提升,最终才得以实现,实至名归。
那么,如何实现精准努力呢?
个人认为,所谓“精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精准的找到自身的定位,以及个人方向;
其二,精准的把握事态,包含事态发生的整个过程,即当下正处于哪个阶段,以及需要经过哪些必须的途径,还有就是最后的目标。
其三,精准应该是相对于当下而言,是一个过程,而非是结果。也就是说,对于当下而言,它应该是最符合自身,最正确的途径,以及是和目标契合的最恰当的。
当然,我也知道要做到这些并不简单,它可能需要我们冒险,不断提升自我认知、突破认知,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学会独立思考,还需要我们懂得如何将自身的最佳资源,也就是自己,发挥出最大潜能等。
这其中,除却个人的生活之外,最大的难关,也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那必然是职场了。
这个几乎占据我们三分之一时光的职场,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工作嘛,拿钱做事而已。
实则不然,虽然同样是工作,有的人纯粹是拿劳动力换钱,而有的人除了得到薪水,更重要的是还得到了成长。
再说句现实的话,多数人的核心收入来源于工资,如果你能有针对性地通过工作修炼自己,它能帮助你快速攒下第一桶金,并持续提供足够的现金流。
现在人们都说“财富自由”、“经济独立”,可自由不会从天而降,天上也不会掉馅饼,经济独立也远比我们所想象的重要得多。
那么,要怎样才能实现这些呢?
答案是:用精准努力撬动财富自由。
于财富自由而言,职场无疑是主战场,若于个人而言,那么精准努力就是那个核心。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同样的,我们也需要懂得如何去做,怎样学习,并懂得正确使用我们所掌握的工具,以及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它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比如,你管理一家公司,根本没必要钻研每个岗位的技能,只要让员工人尽其才就可以了;你想咨询某个专业意见,相比熬夜埋头翻资料,找位行业大咖进行一对一的咨询是不是事半功倍?又比如,你想每周清理房间,上班很忙很累,找个钟点工不比自己咬紧牙关收拾要好很多吗?
实际上,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分工细化,不再需要你亲自动手完成一切。
何况,个人的时间精力终究有限,如果凡事亲力亲为,又不懂得“善假于物”,那到头来,别说财富自由,或是价值变现,可能连自己的生活都弄得一塌糊涂。
所以,向成功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思维,掌握精准地找到个人方向的方式方法,再用精准努力去撬动财富自由,这才是正解!
《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变现的能力》一书,里面讲述了大量你熟悉的或是经历过的职场事件,其中更是有不少值得我们汲取的经验和逻辑。其中包括深度解析“副业”、“斜杠”、“投资”、“996”、“跳槽”、“逆商”、“不可替代性”、“商业饱和”等时代热词,从“职场能力训练”、“业余兴趣变现”、“弯道思维”和“经济思维”四大方面入手,这些都将为我们提纯职场含金量,助我们快速实现认知破局、价值变现!
要知道,世界瞬息万变,时代飞速发展,机会稍纵即逝。可惜的是,大部分的人往往无法判断机会,即便发现了也无法抓住。
所以,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以有趣的金钱视角,以一种更理性、更清晰的判断维度,潜移默化地更新我们的衡量体系,也将带领我们从真实的、熟悉的场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答案。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位置,开启属于我们的斜杠人生,用精准努力撬动财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