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当身体活动降下来的时候,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反过来,天天的高朋满座,应酬不断,就很难静下心来思考。
这也许就是动与静的辩证与统一吧。
晚上,翻出许久不曾继续读的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慢慢翻,细细读,才发现我又与史铁生错过了许多回第一次创作和第二次阅读的心神交汇。
一如霍金这颗天才的大脑和灵魂一样,史铁生这颗天才的大脑,也因为行动受限,思考的深度和纬度要比我们常人纵深、拓宽了许多许多。果然,上帝在你面前关了一扇门的同时,就会打开另外一扇窗。
1.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走向是方向,是目标,走到是结果,是终点。心中有方向、有目标、有梦想的时候,前进的路上不管是荆棘遍地还是花香满径,总会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促使着我们一路前行。一旦到达了,以前攒的一股劲儿可能就一下子散了。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设定小目标,完成,超越,再定目标………最终走向终极目标,这个终极目标一直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望一样的存在。
史铁生说天堂是道路,是精神上的恒途,大约也是这个意思吧。
2.
一棵树上落着一群鸟儿,把树砍了,鸟儿也就没有了吗?不,树上的鸟儿没了,但他们在别处。同样这一具身体栖居过一些思想情感和心绪,这肉身火化了,那么思想情感和心绪也就没有了吗?不,他们在别处。同样的,假如人间的困苦从未消失,人间的消息从未减损,人间的哀怨从未放弃,那么他们就必定还在。
史铁生的遭遇非我们常人所能想象,十几岁的时候双腿瘫痪,正是花一样的年龄,随后,一样接一样的疾病接踵而至。史铁生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与疾病和痛苦握手言和,所以才说人间困苦、人间哀怨一定还在。以一种平和冷静的语气来说来看待。
有人问过史铁生的职业,史铁生说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才写一点东西。这句话我读完不由得心生悲凉,替史铁生感到悲凉,替他感到无奈,同时又觉得这话何其悲壮。
3.
人们常常会记住“我怎么这么倒霉”的时刻,但其实我们也有许多“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内心里不显得多,所以就忘得特别快。这就是健忘的劣根性——我们都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是有失厚道,也是对神明的不公。
也许得意时太忘形了,所以走运的时候记不住,但倒霉的时候又耿耿于怀,呼天抢地,怨天尤人,总是钻的倒霉的牛角尖里出不来。
我们想,一定是因为史铁生总在霉运中,而且他的生人生路是霉运丛林,所以他比别人更容易理解到心态冷静、客观、平和有多重要——
在背运的时候常常会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但生活从来不会因为谁的虔诚就会给予特别的优惠。因为上帝不允许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也不可以放弃希望。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之后,疾病、战争、瘟疫、痛苦、猜忌………种种的都从盒子里跑出来,唯独把希望被关在盒子里,所以人类才能一直有希望在,有梦想在。
怀揣希望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4.
人和宇宙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一味的要把人和宇宙分开,割裂开来——人是人,宇宙是宇宙,那么我们伤脑筋伤起来恐怕就会永无止息。因为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丁不离卯,卯不离丁的。
比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参差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者同样的缺口,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融入感很重要,千万不要内卷、被物化,应该有协同合作意识,有共赢理念,有第三第3选择意识。这才是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上行走的前提和要义。
5.
人都说久病成医。史铁生是久病成哲学家。
史铁生把生病当做生活的一种体验,甚至算是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他拿生病和漂流做比对:
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荣耀,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人总是在生病时才怀念健康的好处,在病得严重时怀念小毛病时的愉悦。
史铁生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那又何尝不是百病缠身的史铁生在常年疾病之余的顿悟彻悟呢?是他看淡生死之后的大彻大悟。
读着读着我真的不能卒读了!他的每一段文字背后都有痛彻骨髓的悲凉和冷静。
没有比较就不会太明了。
我们都是身体健康的人,心里却未必有史铁生那样的丰盈、润泽。
读史铁生的文字会让人有更多的庆幸感、幸运感:我们身体健全,为什么要虚度大好的时光。为什么不保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为什么不以昂扬进取的状态投入到未来的生命中呢?
不能在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了却追悔莫及。
参考书目:史铁生《病隙碎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