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解读《哈佛中国史》的最后一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在本书中,作者抛弃了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西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种种挑战、成就斐然而必须完整视之的重要时代。
说起清朝我们既感到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各种关于清朝的电视剧层出不穷,我们对于清朝的认识大都固定在前半期各种牛,后半期各种丧权辱国,被各种虐,最终一场革命,清朝玩完了。说陌生是因为这些固化的印象已经掩盖了清朝的很多历史真相,所以对于清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问题我们是处于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看看这本外国人写的历史,研究一下清朝的真面目。
1.版图
清朝最大的贡献在于对中国版图的贡献,清朝的领土面积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以前的历史书上说元朝的版图最大,其实这是错误的,混淆了元朝和蒙古帝国的概念。另外,唐朝、明朝的边疆地区中央没有绝对的控制力,中央采取的是一种“羁縻”政策,也就是名义上听中央政权的就行了,这两个朝代的好多边疆地区并不能算进自己的版图。只有在清朝,边疆地区才变成直接由中央政权委任,受中央政府领导的地区。所以清朝的版图才是历史上最大的。
2.人口
清朝入关之后的战争导致人口锐减,但是截止到1700年,中国人口已经恢复到1.5亿人口规模,1800年时超过3亿人,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爆发之前达到4.5亿。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土地扩张、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以及良性政策的刺激。比如,清朝打破了明朝的人口迁徙禁令,这就解决了固定土地上承载人口有限的问题。
3.经济
作者评价清代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最商业化的国家”,市场规模、商品产量、新的组织形式如合股经营、对外贸易,都达到新的高度。我们说起清朝,常常提到闭关锁国,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印象,清政府确实是有过禁海令,但是从康熙年间收复台湾之后中国的海外贸易一直在复苏。
举个例子,当时的日本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下也是严格执行锁国令,但是在长崎专门保留了一个口岸专供两个国家开展贸易,就是中国和荷兰,从这一点就可看出当时中国商人对日贸易的规模。到日本做生意的主要是江浙一带的商人,当时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他们到日本比到中国内陆还方便,而且跨国贸易有高风险和高回报,为了抵抗风险,他们就搞出了新的经济形式。大家集资入股,谁投的钱多就可以在货船上占更多的货位,然后通过中介雇用专业的水手航海,各位股东本人不需要出海,这就是早期的公司,这和我们现在的众筹形式有点类似。而这些都是在乾隆年间就出现的,即便没有后来西方人进入中国,中国自己也能发展出今天公司的雏形。
4.文化
科举人口增加、识字率提高、小说等市民文化繁荣,对儒家对极端道德的提倡有所反思。比如,清朝政府对于丈夫死后的妻子殉节是不鼓励的,认为这有悖于人性。
5.政治
我们对清朝的政治制度一直是一种守旧和集权的印象,这种看法当然是有很多证据来支撑的。但是这种标签化的印象也会掩盖很多历史事实。我们先来说守旧,清朝其实有很多制度创新是非常有突破性的。比如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就有三个亮点:理藩院、内务府、军机处。理藩院负责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将内陆地区和边疆地区的事物分开处理;内务府处理皇室的个人财产,将皇室成员的财务与国家财政分开处理;军机处以及配套创设的奏折制度让皇帝和下级的沟通变得更有效率。这些机构都是清朝的制度创新。
另外清朝在粮食供应、货币供给、司法诉讼等方面的政策也有创新。在粮食供应方面,清朝设立的“常平仓”制度使得全国各地的粮食供给和粮价保持稳定;通过调整银和铜的供应和兑换率保持货币系统稳定;诉讼方面,拒绝颁布民法,理由是颁布后会让人与人之间的纠纷增多,政府倾向于用儒学倡导的思想对人进行教化。这些做法不管今天看来有多大的漏洞但是在当时都收效良好。
看过以上几方面的介绍,你有没有对清朝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