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中,西藏是一个纯净的足以让人心理安歇的地方,这里天高水阔,这里水草丰美,这里歌舞绚丽,这里乡风淳朴。走出关系纷杂的工作关系圈,进入西藏,仿佛人的心里就会上一个台阶,然而,在西藏工作两年后的我,却变得焦虑了,关于个人技能和自我提升方面的焦虑,深深攫住我那颗不安的心。
在西藏的两年,生活的节奏很是缓慢,工作的节奏也是缓慢,虽然当时觉得工作是没日没夜,五加二,白加黑,很少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然而回想起来,其实在这样的时间里,大多数的时间并没有有效的化成自身的储备,比如工作技能,经验等,甚至连自己的工作积极性都没有完全调动起来,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这在一个工作岗位上是非常致命的错误。时间久了,甚至自己也会讨厌这样的自己,于是决定跳出体制,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西藏回来后不到一个月,我发现自己已经难以适应内地快节奏的生活,与地广人稀,风景优美的西藏来说,这个我曾经生活过的城市,人山人海,到处拥堵,冬日里还会上演雾霾污染,甚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不会那么坦诚,仿佛一句话不经过认真的鉴别,都会出现被欺诈的危险。周围的人的面孔上多半呈现着亚健康所呈现的苍白,眼神中也隐含着疲惫,时不时的一声太息仿佛能够将头顶的阴霾散尽。看到他们的不快乐,我感到很焦虑。
在西藏的两年,我一直觉得,我看过了多数人没能看过的风景,走过了多数人没到过的地方,遇见了很多人一辈子不可能邂逅的故事,也算是到过了很多人所向往的远方。然而,回望归来路,才发现,我没有归拢好自己的苟且,却一心想着去远方,难免会被远方的风雨抽打的体无完肤。面对新的环境和需要改变的自己,我感到很焦虑。
从西藏回来后,我才发现,自己需要学习提升的有太多太多,需要修正自己的有太多太多,需要丢弃的有太多太多。比如工作技能的提升;比如学习能力的提升;比如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改正,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从头再来。机关内部的工作习惯,在两年内,在700多个日日夜夜中,已经将原有生活和工作的激情消磨的殆尽,如果一个习惯能够在21天养成,而有多少的不良习惯,荼毒了我30多个21天,所以要拔除原有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未免有伤筋动骨之痛,为此,我感到很焦虑。
焦虑的日子伴随着我很长的时间,当有一天听到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之后,豁然开朗。人的发展,需要偶然或者必然的,在某个阶段,受到谁的点拨,无论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稻盛先生大学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日本经济萎靡的时期,在一位导师的帮助下,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工作并没有多么的理想,反而是,连基本的工资都发不起。和他一起入职的年轻人,三三两两的离开了这家公司,而他的家人因为他受恩于他的导师,怕如是离开会使对方难堪,于是劝解年轻的稻盛先生留下。无奈留下的稻盛先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是这样碌碌无为的做一辈子,毫无出头之地,还是拼他一个未来。
他选择了后者,用有限的工资收入买来最新的科技杂志,来支撑自己技术研究。努力没有白费,成果不断的凸显,直至后来他拥有了京瓷公司并创办了其他的更大的公司,他都非常感谢自己当年的做法,如果没有那时候的焦虑和思考,或许,真的就一腔热血付水东流了。
于是,在一段时间的焦虑之后,我开始制定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计划。按时锻炼身体,健康的身体才是所有事情成功的前提和法宝;每天坚持读几十页书,并做笔记摘录,写读书笔记,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人宁神安神,我相信,聚沙成塔,那些看过的书终究会成为我血液中的一部分,挥之不去;我开会主动的去谋划自己当前的工作,开始找到比较好的入手点,去思考,去挖掘,在最细微的地方用最为细致的精神去成就;渐渐的,我发现,当我开始认真去做事的时候,整个人都开始安静了下来,不再受各种杂七杂八的思绪打乱,工作和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规,也逐渐学着开始去影响周边的人,时刻保持着笑容,让工作和生活的焦虑去远离我们。
渐渐地,我才发现,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真的可以转化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或早或晚。西藏的生活,让我的心开始慢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之后,能够在或急或缓的节奏中转换自如,所以,仍旧感谢那段机遇。我想,如果可以,我希望还能再遇见,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