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从小到大实在听得多,不过相信大家听得更多的是“惟有读书高”吧?
看吧,这就是个活生生的悖论,让你相信只有读书才有用处,然后到了社会上,就发现原来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正是这种情境的反差让这句话大为流行,因为戳中了无数读书人的痛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因为读书是要明理,所以读书人是讲道理的,但是一旦碰到不讲道理的人,所学过的东西就毫无用处,反而会因为那些做人的条条框框限制了自身,而失去与不讲道理的人公平竞争的机会。王小波说过:
我认为,知识分子的长处只是会以理服人,假如不讲理,他就没有长处,只有短处,活着没意思,不如死掉。
正因为读书人无数次在社会上碰到不讲理,或者讲歪理的人,所以才会有“读书和健身,才能跟傻逼好好讲道理”的段子存在。当然,读书明理,在现代社会学会利用知识构建的社会规则,比如法律、网络舆论、各种政策,还是能好好讲道理的。奔驰维权事件不就正是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么?
以上是扯淡,下面来看这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出处和原诗赏析。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黄景仁的《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十七岁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三十二岁被任命为县丞,两年后病逝。所以他的一生都在愁苦无奈中度过,写的诗也学的李白主要是书法胸中郁结。
而这首《杂感》大概在二十岁左右写成,当时他的师友都劝他不要写诗过于悲伤,以免一语成谶,所以才有诗中尾联的“莫因诗卷愁成谶”句。整首诗用字平直浅白,却写出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苦闷心情。
首句“仙佛茫茫两未成”,“佛”字为入声字,所以平仄是“平仄平平仄仄平”,实际上就是仄起平收押韵格式,所以整诗的平仄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较多,贴一张图,大家可以对应看清楚平仄,就会发现整首诗的平仄是严合的,韵脚为平水韵“八庚”部,颌联“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和颈联“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分别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合律的七律。
我们来看内容。
首联“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从感慨自身起笔,我这样的人啊,求仙修佛都是那样渺茫,难以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颌联“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承接首联,写“不平鸣”的原因。四处漂泊的落魄人生早已消磨了慷慨激昂之气,对女子失去了兴趣却被人说是薄幸之徒。因为“杨柳絮”一直就是轻狂的代名词,柳絮落地成泥,指代不再轻狂。因为不再轻狂,却背上了负心汉的名声,诗人也算是奇人。
颈联转开不再写自己,而感慨天下读书人,就是千古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最没有用的就是读书人了,十个人看见九个翻白眼。
当然,只是指没有中举之前的读书人。社会是无比现实的,范进中举前后老丈人对他的态度就判若两人,虽然那只是文学作品,但是生活中肯定也是大量存在这种看法的。读书无用论也不是咱们今天才有。
尾联“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合回首联独自作诗不平鸣。这里感谢了师友的关心,并且承接了颈联激愤的心态。你们不用怕我写诗悲伤会变成诗谶,春天鸟儿欢快就能歌唱,秋虫将死,就不能做声了?
黄景仁写这首诗的时候,正直二十岁的青年时期,又际遇不达,四处奔波为了生计,愁苦之情发于心而露于表,直抒己见,并没有什么忌讳和隐藏。
诗人三十一岁出仕,三十三、四便病逝,想必跟诗谶是没什么关系的,但和这种长期清苦的生活以及愁苦的心态和外露的性格也许有一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