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期,之所以魏国可以称霸中原,《通鉴》只讲了两个原因,一是魏文侯用儒为师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为师,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
;二是外交上联合赵韩,团结三晋一致对外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李克变法
但司马光“忽略”了最根本的原因:李克变法,魏国是战国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变法提高了农业生产、鼓励了贸易发展,让魏国国力大幅增强,废除世卿世禄制以论功行赏,招纳天下贤士,这才是四方贤士多归之
的根本原因,其后的各国变法也无不效法魏国。
如此重要的“李克变法”,司马光却只字未提。可见不是忽略,而是有意删去。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开始变法,而司马光是极力反对变法的。正是因为反对变法,司马光离开中枢,退居洛阳十五年编纂《资治通鉴》。作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他所编纂的《资治通鉴》也是为政治服务的,故几乎没有对变法的褒义评价,对于研究这段各国争相变法图强的战国历史,不失为一种遗憾。
仁君之名
除了李克变法,魏国的崛起也离不开魏文侯本人的仁君形象。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这个故事叫做“虞人期猎”,即文侯与众人饮酒时下起了大雨,文侯却要走,原因是约好了打猎不能失约。
看起来好像是魏文侯讲信用,但问题来了,既然约好打猎为何还要选定这天与群臣饮酒?下雨天,随便派个人告诉虞人不就行了?但是文侯放了群臣鸽子,冒雨亲自去了!
有三种解释:
①文侯忘了期猎这回事,喝酒时突然想起来
②是文侯本来就想爽虞人的约,于是与群臣喝酒。忽然下雨,文侯借机离场冒雨会虞人,以彰显守信之名。
③是本来这天就下雨,文侯也约好打猎,但还是邀请了群臣饮酒,就是为了喝到一半再去赴约,借此告知群臣我是守信之君!
第一种可能性小;第二种可能性更小,如果爽约,会伤了自己的名声;所以最有可能是第三种,一切都是魏文侯安排好了的“记者发布会”:告诉大家我是守信之君!
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魏文侯不仅讲信用,而且可以通过舆论散播出去,这才是仁君之道。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
打下中山国后封给了自己儿子魏击。有人不服了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
这个任座很有可能是文侯之弟一党的,当面骂文侯不仁,文侯如此在乎自己名声,于是大怒,但一想确实自己不占理。此时场面尴尬,文侯于是问翟璜“我是不是仁君”。(一道送命题!不仅要说是,还要讲出理由)
还是翟璜反应快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翟璜巧言善辩,将直臣与仁君联系起来,巧妙化解尴尬,又维护了魏文侯仁君之名。魏文侯高兴了,把任座召了回来,亲自相迎。既保住了中山,又保住了仁义之名。
翟璜如此善言,向国君推荐了李克、吴起、乐羊、西门豹一众能臣,但地位还是不如魏成。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
那是因为翟璜推荐的人魏文侯当做臣子,魏成推荐的人当做老师。魏文侯的仁君之名,不是靠吴起、乐羊这些人传播的,而是靠当时影响力最大的学派—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