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于明朝到了一种近乎痴迷的地步,明朝在现代人的视野里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没有晚清那样著名。讲述明朝的历史剧比如《大明王朝1566》《传奇皇帝朱元璋》《郑和》,这几部都算是比较正的讲述那个朝代的剧,还有譬如《穿越时空的爱恋》这种以明朝为历史背景的穿越爱情剧,对于热衷于那个朝代的影迷来说,也可以解解馋。其实粗略看一下那个王朝的历史,就会发现那个朝代是一个权谋家辈出的时代。要理解这个现象,首先我们就得从概念开始思考。何为权谋?
权谋:权变的谋略 这一词语出自荀子。
上好权谋,则臣下百吏诞诈之人乘是而后欺。――《荀子·君道》
权谋对于古人来说,是种处世的手段。古代中国一直延续的是儒家法理,皇帝企图以儒家法理来驾驭天下,约束臣民。读书人熟读经史,懂得道理,就可以出任仕途。而老百姓就可以效仿那些文人,以为官做为自己教育子女后代的一条宗旨。整个王朝并行不悖,井然有序。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简单介绍一下朱棣: 朱元璋的第四子,出生于元末的战乱时期。7周岁受封燕王,17岁到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历练,就是放放牛,种种庄家,也就是所谓的宫廷实习。5年之后,朱棣22岁的时候,他被朱元璋分配到北平当藩王。随后参与了一些大的北方战役,主要就是深入沙漠腹地,扫清元朝余孽。正应验了那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两次帅师北征,招降了蒙古大将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也只有他和他的父皇朱元璋很像,都是在战场上历练长大。生杀予夺,出生入死,造就了他天然的贵族气派之外的决断和智谋。
今天我从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之间4年征战入手,试图来具体剖析一下以下两个问题:其一,朱棣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其二,朱棣是否可以被称为一个有权谋的人物?
建文帝朱允炆和皇叔朱棣之间的战争已经僵持了4年之久,朝廷说燕王有造反的心思,削了燕王的封号。燕王朱棣也不是善茬,你说我造反,那我就起义兵,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一路杀到皇城南京。朱棣率领北平守军沿路南下,距离南京城很近的镇江失守,沿江守军纷纷投降燕王。一直以来都是他身边的谋士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在帮他筹谋全局,他只需要批文,然后下诏就可。这一次不行了,四年的形式变化极快,叔叔朱棣总是战战败败,这几个月以来却连连捷战。他朱允炆的部队一直撤退。朱允炆心急火燎之,询问谋士方孝孺这最后一刻,如何守住这恢弘宫殿。你猜谋士方孝孺怎么说?
谋士方孝孺说:“城中尚有劲兵二十万,城高池深,粮食充足。尽撤城外居民驱入城,城外积木,皆令民运入,彼无所据,其能久驻乎?”
方孝孺的意思简言之就是坚壁清野,把城外的老百姓通通驱赶入城,然后把城外建造房屋的木头都拆了搬运进城中,搬不进来的木头就纵火烧掉,不留一点物资给他的叔叔朱棣,根据他们的状况,远道而来的兵士必然经不住持久战,我只要抱臂而立就能看到你朱棣的军队乱成一团,乌烟瘴气。
他们分析的思路大概是这样子的:等朱棣的军队来了,就据城不出,量朱棣的军队那个时候也不能强攻,里面粮草充足,而朱棣的军队从北平远道而来,早已人困马乏,又加上粮草不足,最后无奈也只能掉头转回北平。
这是朱允炆身边的谋士对于他们当前处境的一番见解,朱允炆常年生长在深宫,并不具备军事家的战略性思维,他只能听从和他一样没有经历过战争的谋士的建议。然而实际情形并没有如方孝孺那些建文帝的谋臣所想像的,燕军士气低靡,劳累困顿,毫无士气。正相反,燕军一路沿镇江朔江而上,沿岸守军纷纷倒戈,一路顺畅直奔京师。壮士一个个皮肤黝黑,意气风发,仿佛胜利在望,他们心中所系,就是领头骑着高头大马的那个威武彪悍的将军马上就能够登上南京城楼,振臂一呼,鞭挞大明朝的壮丽山河。
但凡历史上有谋略的人物,都是在外貌上就显示出特有的气质。朱棣就是这样。朱棣头戴叫做翼善冠的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穿红袍,盘领窄袖,前后和两肩都绣有织金盘龙,足蹬皮靴,腰系皮带,那带上的玉饰晶莹剔透。眉宇间自带多年军旅铸就出来的威仪,顾盼之间闪现出皇室的英武气宇,决断中显示出一股鸷狠肃杀之气。一缕美髯在胸前飘拂,这特有的威仪和士气,仿佛在冥冥中注定,这个相貌奇格的男人马上就要开启大明朝的永乐盛世。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上面是单单从外貌上可以一窥这个在整个明朝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帝王之姿,历史上还有一些细节可以刻画出朱棣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是一个天生的谋略之才。
论点:施展仁义也不失为一种谋略。
论证:朱允炆派出大将李景隆北上,攻打燕王朱棣。严冬时节,李景隆在郑村坝结营,朱棣率精骑连破李景隆七营,双方主力发生激战。从白天一直激战到天黑,两军各自收兵。冬天的塞外更加寒冷,李景隆部队已经冻死了好多兵士。朱棣部队里,将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营地,身上血水混杂着汗水,北风吹来,寒冷刺骨。这时候都指挥火真看将帅畏寒,就在朱棣面前升腾起火堆。天特别寒冷,这时候几个甲士看到升腾的烟雾,就慢慢凑过来,想要在寒冬中取一丝温暖。这时,朱棣身边的爪牙大声呵斥,不许他们靠近,兵士畏畏缩缩屏声撤退。这时朱棣听到骚动,连忙招手:“此皆壮士,听来勿止。饥寒切身,最难忍者。吾拥重裘,尚犹觉寒,吾恨不悉令其附火,而忍呵叱之乎?”在饥寒交迫中的甲士听到了将军的这番言论,哪个人心中不升腾起一股火苗,为燕王在战场上热血拼杀。
三国中有一段,是赵云冒死救阿斗。玄德见到冒死把阿斗救回来的赵云时说,“为此庶子,几损我一员大将矣”,然后高举,怒气掷阿斗。当时刘备为了躲避曹操追绞,从荆州撤退,带领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的百姓。老百姓看到刘备的这个举动,都无比动容,他的仁义之名,让他声名震天下,归顺者众多。
结论:历史上,统治者的这些仁义,不啻为一种谋略。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攻心为上。为了让整个军队一鼓作气,让身边的将士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地为君主拼杀,统治者都需要展现自己仁仁君子之风,这不啻为一种谋略。
清君侧——名正则言顺
历史上,但凡起兵都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为了让天下之人拥戴,大部分人都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即为了肃清朝廷中的奸臣,所以我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大举反叛的旗帜。朱棣给朝廷上书,指斥奸臣弄权,朝廷无道,变乱祖制。
礼曰:“君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今我太祖高皇子也,君亲之仇,可不报乎?恒念父皇存日,因春秋高,故每岁召诸王或一度或两度入朝,父皇谓众王曰:“我之所以每岁唤尔诸子或一度或两度来见者何也?我年老,虑病有不测,弗能见尔辈也,岂不知尔等往来匐匍之劳勚!”父皇康健之日尚如此,矧既病久,焉得不来召我诸子见也!不知父皇果何病也,亦不知服何药而不瘳以至于大故也。礼曰:“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今忝为父皇亲子,分封于燕,去京三千里之远,每岁朝觐,马行不过七日,父皇既病久,如何不令人来报?俾得一见父皇,知何病,用何药,尽人子之礼也。焉有父病而不令子知者?焉有为子而不知父病者?天下岂有无父子之国也邪?无父子之礼者则非人之类也!况父皇闰五月初十日未时崩,寅时即殓,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三日而殓,候其复生。”今不一日而殓,礼乎?古今天下,自天子至于庶人,焉有父死而不报子知者?焉有父死而子不得奔丧者也?及踰一月,方诏亲王及天下知之,如此则我亲子与庶民同也。又不知父皇梓宫何以七日而葬,不知何为如此之速也?礼曰:“天子七月而葬。”今七日即葬,礼乎?今见诏内言“燕庶人父子,岂葬父皇以庶人之礼邪”可为哀痛!
这么一大段长文,其实就是抓住了建文帝朱允炆的一个漏洞,即父皇朱元璋去世之后,竟然没有允召诸王入京吊丧,这不合常理呀!朱元璋在世时,尚且会一个月召唤一次,让各地分封的藩王入京,那个时候朱元璋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为了不留遗憾,所以时不时会让自己的儿子入京看望,现在难道会去世之前还留下一封诏书,即自己去世之后,各地藩王无需入京,只需要在各地面京吊唁即可吗?一步步用古代的礼制来叩问自己的侄子,这到底是你朱允炆身边的谋臣给你出的馊主意,所以你朱允炆假父皇之口,目的是禁锢我们这些藩王,以达到你一步步削藩的目的???
父皇宾天,不得奔丧,欲自诣京,复恐外人不知者谓有他志,故吞声忍气,不敢出言,痛裂肺肝,泪从中堕,不意奸邪小人,交构为恶,巧言欺惑,变乱祖法,岂不知《皇明祖训》御制序云:“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一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非但不负朕垂训之意,而天地祖宗亦将孚佑于无穷矣。呜呼,其敬戒之哉!”
朱棣诉说自己的委屈,你不知道父皇去世我是有多哀伤。我为了不让外人说我有二心,就忍住哀伤,在北平独自伤心落泪,谨遵你朱允炆懿旨,哪也没去。没料到我这样低到尘埃里还不行,还有小人在从中作梗,诬陷我说我拥兵自重,擅造兵器,在一方称霸。
今昧死上奏,伏望悯念父皇太祖高皇帝起布衣,奋万死,不顾一生,艰难创业,分封诸子,未及期年,诛灭殆尽。俯赐仁慈,留我父皇一二亲子,以奉祖宗香火,至幸至幸。不然,必欲见杀,则我数十万之众,皆必死之人。谚云:“一人拼命,千夫莫当。”纵有数百万之众,亦无如之何矣。愿体上帝好生之心,勿驱无罪之人,死于白刃之下,恩莫大也。倘听愚言,速去左右奸邪之人,下宽容之诏,以全宗亲,则社稷永安,生民永赖。若必不去,是不与共戴天之仇,终必报也。不报此仇,是不为孝子,是忘大本大恩也。伏请裁决。
最后唉唉动之以情,恳切地对朱允炆哀求。我的父皇,你的祖父,创业也不容易,我们就各司其职,守好各人的本分吧。你做你的大明皇帝,我做我的封地燕王。何必这样,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希望你朱允炆为了保全我们朱家的天下,为我们朱家留下一两支血脉,倘若你不这样做,那你就是历史上最大的不孝子,会被你的臣民子孙和遭受万世唾弃。
战略思维,兵法活用
朱棣也是一个善于揣摩人心的高手。朱允炆派出耿炳文南下活抓朱棣,耿炳文统帅30万大军,南下却遭受战败。朱允炆身边的黄子澄又进言,提议让李景隆带领50万大军举旗南下,作为耿炳文的后援力量,讨伐燕军。李景隆是开国老将李文忠的长子,从小熟读经书,身长八尺,通晓典故,气质不错,太祖朱元璋也很赏识的一号人物。李景隆在建文朝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建文帝抓捕周王的命令一下,他就带兵围住了周王府,有传言说他还逼迫周王把金银财宝交出来給他。虽然从小是一个贵公子,但是却没有实战经验,不像朱棣征战沙场几十年。燕王府在北平收到谍报,说李景隆带50万大军北上讨伐,浩浩荡荡,就要逼近北平。燕王上上下下都很恐慌,不得了了,50万人足够把整个北平翻个底朝天了。在这种很恐慌的情绪下,燕王朱棣却哈哈大笑。你且听他的分析就能豁然开朗。
朱棣说:“李九江豢养之子,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成,忌刻而自用。未尝习兵,不见大战,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也。汉高宽弘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为用,不过能将十万,惟韩信则多多益善。九江何等才?而能将五十万,诚可笑!昔赵括徒能读其父书,不知合变,赵用为将,与秦战,遂坑卒四十万。矧九江之才,远不如括,其败必矣!”
接着他依据兵法,指出李景隆之败有五:“九江为将,政令不修,纪律不整,上下异心,死生离志,败一也。今此地蚤寒,南卒衣褐者少,披触霜雪,手足皲裂,甚有堕指之患,况马无宿藁,士无赢粮,败二也。不量险易,深入趋利,败三也。贪而不止,智信不足,气盈而愎,仁勇俱无,威令不行,三军易挠,败四也。部曲喧哗,金鼓无节,好谀喜佞,专任小人,败五也。有五败之道,而无一胜之策,其来实送死尔。”
简言之就是朱棣把李景隆看的透透的,他李景隆是什么样的人啊?在我朱棣眼中,他就是一个毫无谋略,不懂兵法,还容易骄傲自满,有时候还会嫉贤妒能,不懂得知人善任。毫无实战经验,只是像赵括那样,是一个容易纸上谈兵的人。50万军队让他来统帅,简直是灾难。像古代将军汉高那样,心胸宽厚,任人唯贤,账下全是当世英雄,才只统领10万军马。只有像韩信那样的大将,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他李九江有什么才能,自诩可以统帅50万军马,真是可笑啊!过去赵括只能读兵书,一旦上了战场不知道怎样把兵法活学活用,所以才酿成了40万大军全军覆没的灾祸。况且他李景隆的才能,还比不上赵括,你说我有什么可害怕的呢?
紧接着,他从战略形式上对两军对垒的一番输赢分析,李景隆必败无疑。其一,军队没有纪律。其二,远道而来,物资匮乏。其三,不懂得实地分析,为了一点点小利就迎头追赶,容易被诱惑。其四,对待兵士毫无仁义之心。其五,喜欢听好话,不懂用人。这五点注定了,还没有开战,燕军就处于优势地位。稍微用用谋略,就可以把李景隆打的一败涂地。
随即,朱棣就用了兵法中的一招,虚虚实实,来迷惑李景隆部队。
于是他策划了一个诱敌之计:“今往援永平,彼探知我出,必来攻城。回师击之,坚城在前,大军在后,竖子必成擒矣。”将领中还有不同意出兵永平者,他们担心大军离开北平后会给敌人留下空隙,他们提出:“永平城完粮足,可以无忧,今宜保守根本,恐出非利。”朱棣解释说:“守城之众,以战则不足,御贼则有余。若军在城,祗自示弱,彼得专攻,无复他顾,甚非良策。兵出于外,奇变随用,内外犄角,破贼必矣。吾出非专为水平,直欲诛九江速来就擒耳。吴高怯不能战,闻我来必走。是我一举解永平之围,而收功于九江也。”
事实证明,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都很厉害的,让现代人看他分析事物的思维是那样逻辑清楚。他清晰地知道,在他现在兵少的情况下,要取得胜利,只有一条,即出奇制胜。
朱棣带领部队去袭击永平,部下还是不放心,就请求他应该在卢沟桥设立防御工事,以阻挡李景隆部队。但是他的回答是:“天寒水涸,随处可渡。守一桥何能拒贼!舍此不守,以骄贼心,使其深入,受困于坚城之下。此兵法所谓利而诱之者也。” 真真是一个大阴谋家,能够运筹帷幄,守护全局。
你看,朱棣是不是一个权谋家?想了解更多朱棣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