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听一些心理学的书籍。我听的范围很广,有《自卑与超越》这种比较难懂的,也有《被忽视的孩子》这类一针见血的。有时从这些书籍当中,我会发现一些关于自身的问题,甚至是过去的伤疤——毕竟我也只是千千万普通人中的一员。
比如在《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中,我面对书中的22个问题,发现自己大部分问题都是肯定,不难感觉出我的人设是独立、坚强、自主、趋利避害的人。虽然我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就像荣格说的“人格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但是当这些我甚至有点引以为傲的特质反应出我其实是一个被忽视的孩子的时候,我懵了。那一瞬间像是周围的空气被抽走了,而神经却还没反应过来,只是感觉到了那即将来临的真空状态。惊异、恐惧已蓄势待发,隐隐潜藏着的,还有愤怒。
爸妈老来得子,从小对我关爱倍加,都可以称得上溺爱了。我有时候还严厉地告诉他们不要那么宠爱我,放手让我去经历社会的毒打,一切在我看来都是健康积极的。你却说这是一个问题?
没错,这是一个问题——我不依靠他们,我需要却又不需要他们,我把自己与他们的情感隔离,只谈正事。他们与我的聊天永远是“我们怎样才能实际帮到你”、“我们是为了你好”、“我们那时候……”。非常实际的对话,像是领导与下属之间,或是师傅与徒儿之间,实实在在地盼你好,但感情却总是远远的,相互无法靠近。他们是大人,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规则,只是他们不明白小孩子也许只期望一点共情,一句安慰,一句“我懂”。他们能给予很多,无条件的付出,只是那么一点共情与关心,是他们给不了的……可悲。
书中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说明什么叫“情感忽视”:Emily和父母一起在沙滩上玩耍,Emily和爸爸在堆沙堡,妈妈这时候说:“玩了那么久也累了,Emily来妈妈这儿看会儿书”。于是爸爸开始收拾工具和沙子。这一切在我们看来都很正常是吧?但是这当中就出现了“情感忽视”。你有没有发现整个过程中Emily的情感状态完全没有被提及?妈妈没有问Emily接下来累不累、想干什么,爸爸也没有在收拾之前关心疏导一下Emily的情感。情感忽视就此产生了。
这个例子只是很小的一点,但是日积月累下来,Emily自然而然的就会被“慢性情感忽视”了。而那些遇到大事件,比如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却把自己推开的情况,那就是“急性情感忽视”。两者都会导致日后孩子的过分独立自主,与父母情感隔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和需要,人类的保护机制告诉他们最好避免失望的方法就是不抱有期待。被忽视的孩子会继续用淡薄的态度对待他们的孩子,如果不及时发现更正,这种忽视就会代代相传,以后再谈起,人们甚至会认为这只是一种文化习俗罢了。
面对过去的伤疤,有时候我会选择凝视它,细细观察它佝偻曲折的起伏,触摸一下它粗糙的质感,那里也曾经是肌肤。突然,一种冲动驱使我寻觅阳光,我想看看它暴露在阳光下会不会燃烧起来,我想看看自己在暗处待太久了是不是已经变成了晒不得太阳的吸血鬼。
生活不是一场电影。
现实总是最有讽刺意味的。
沟通是解决的最佳良药。
只言片语,其实已经能呈现我们脑海中的所有,就像云图一样,直观而明了,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来理解、想象、回味了。
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