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菲的世界》里,爱德华和苏菲聊起,不管人的嗜好是什么,爱好宝石或者马,喜欢生物学或天文学,有一件事,有一门课程,有一些问题是不同的个体都应该共同关切的。因为,我们人人都需要:明白我们是谁,为何在这里?
或者,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换成,我们人人都需要:明白什么是人,我将要做什么?
人各有异,不同的年龄,境遇,职业,喜好,但我们有那么多的相同:人,不可重来的一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在前行中意识到我们在前行,又或者我们在随波逐流中意识到我们可以前行,那么,所有人都问一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人,我将要做什么——是必要且有益的。
这个问题在本文中,我并没有能力回答。我只尝试,从两个角度,寻找解答这个问题的路径的起点,探望殿门。
爱德华给出的这门课程是哲学。
我们中国人给出的这门课程是大学。
哲学的定义很多,它最古老的定义最简单,最高贵——爱智慧,智慧之思。拆分开来,它主要有三个词语,爱,思,智慧。这个定义的确包含了所有的学科和人的崇高情感和精神活动。西方哲学里的爱与思是非常突出和动人的。例如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他们追问世界的始基?变化与永恒的真相?没有两个人给出相同的答案,他们独立思考,打破权威,突破表象,对世界和历史,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意见。这样的深沉挚爱和独立思考,使得他们在公元前就逐步摸索,通过推进或否定,综合,到达了原子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再看看我们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这一句话里有三个动词:明,新,止。
明的对象是什么?德,得,天之予我,我之所得。天地之大,岂不包含万事万物,仁义礼智。和哲学里的智慧,多么相像。欲成人,须学大人之学,深广宏富,包含一切知识和认识。知识和认识有什么区别?知识是格物,知道事物的本质,关系,规律,演变等。认识是致知,我们综合中性的知识,对生活形成启示,自己生出价值,意义判定,那些启示和判定,才是认识。“明德”与“智慧”相映,要我们扩大知识,提高认识。
新,新人,欲要新人,必先新己。“新”字是我们中国的“爱”,一种“自我之爱”,对自我的生命,力量,时日之爱。日新之意义不在于去垢,而在于超越。镜台惹尘,人之为学,不进则退。行舟是为前行,非为止退。超越,脱离作为地平线的我,已有,执守一个飞行梦,从超我的,将有的高度,欣赏,创造这个世界。因此止于至善,不是止于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是止于一个动词,至善,至非极致之至,而是到达之至。依止于追求,推进,打破。
综上所述,大学也好,哲学也罢,要求我们有一种内核。这个内核包括:有内容,有精神,有思索,有方向。
内容,是有知识,有人生理想,有价值选择。
精神,是日新,超越自我。
思索,是独立,求索。
方向,是安乐,以无息的追求,无尽的收获为目标,归止。
这就是我们中国大学的首句和西方哲学最初的定义,非常简单,但它们想指出的东西,或许就是人,行之无尽的星空与路,是我们解答人生根本问题的起点,又或许是终点。
什么是人,我将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