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读书笔记是小荻老师发起的《刻意练习》读书活动的产出。以后一个月的时间里,都会以「阅读」+「思考」+「想法」的形式,每天发一篇简短的读书笔记。希望一个月后,能对《刻意练习》这本书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阅读」:
今天读的是推荐序和作者声明。
「思考」:
为什么“一万小时理论”在并没有得到科学验证的情况下得到了广泛传播?
「想法」:
一万小时理论有多火呢?
作为一个还算关注学习、还算一直在学习的人,「一万小时」简直是悬在我头上的一把剑!
想要转行,有人用「一万小时」劝你坚持;
想要学习,最先被各路精神导师祭出的就是「一万小时」;
我记得前几年有好几个APP专门推出一个功能:每天记录你在某领域的投入时间,看距离一万小时还有多远……
开篇的推荐序里向我们道明了这一“经典理论”的由来:
艾里克森在1993年发表论文阐释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对研究结果。第一组——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了,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普通的、未来只能做音乐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
艾里克森的这一研究直接被格拉德威尔演绎成了「一万小时理论」。那么,这个理论的错误到底在哪里?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阙值。
其次,成功与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
以上这些原因,相信稍有理性判断能力的人都能想明白。但是,这股「1万小时」的风为何可以从太平洋吹向全世界,让这么多人为之痴狂呢?
我想,这与人性中的弱点有关。
第一,大部分人喜欢确定的东西,不喜欢模糊、难以界定的状态。「1万小时」给出了如此确定的数字边界,让人们对于“学习”这件事,有了最起码的统一认知。
第二,有了确定数字来指导行动,对个人、对教育者、对商家都是次机会。对个人,有了具体的数字意味着可以以此来做积累,有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对教育者,每当教育成果不令人满意时,还能拿“你还没练够1万小时”这事说事呢!对于商家,机会更大了,可以记录你1万小时的手账、可以监督你履行1万小时计划的APP……都应运而生。
然而生活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对于学习这件复杂的事,企图用简单、定量的方法去解决,终究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