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太有魅力,连着看了两遍,跟着em穿越一个又一个空间,头也像晕车一样疼痛,回到现实总是忍不住质疑,我是谁呢?如何证明我就是最初始的那个我呢?关于电影的评论大多是一步步拆解平行空间,但我不打算为难我文科生的脑袋,这篇文章将会对电影所涉及的身份,即identity的问题进行分析。
身份认同原本指的是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谁,属于什么群体的认知。但这部电影所涉及的身份更为本质,指的是一个人生物、空间及经历的同一性,是时间空间唯一的组合。这里的身份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是谁,而是一个人实实在在的是哪一个个体。这不像是比尔博回到夏尔凭借一纸文书就能证明自己是谁那样简单,平行空间的同一身份的人可以出具完全相同的身份证明,但他们仍不是同一个人。在面对人生的不同岔路口,或者更简单一点,决定一个想法是否要说出口,不同的选择就像蝴蝶效应一般,辐射到身边的人,近而又影响了自己,最终让自我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就像电影里em最后走到dark zone看到的那样,平行空间里千万种不同可能的自己,不同选择塑造的自己,有的看着男友出轨无能为力,有的歇斯底里被朋友所不齿,也有的平静幸福、拥有不可取代的艺术地位。但问题是,这一刻的自己,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选择究竟会带来怎样不同的后果,而我们也没有机会走到另一个自己的空间里,享受只属于她的爱与荣耀。
影片的最后,em来到一个相对幸福的平行空间,想把原本的自己杀死,取而代之。但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没有那通电话,原来的em真的消失不见了,她就能够顺利的享受所有的一切了吗?一切不是那么容易,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对自我的认知,对周围人的认知也是全然不同的,即使她装的再像,她也将难以承受内心世界的坍塌,内在与外在的失衡。这是不是也在告诉我们,不要觊觎他人的人生,更别妄想去成为另一个人,即使皮毛学的再像,骨子里的气质,人生沉淀下来的经验是学不来的。即使去经历一模一样的人生,内心的体验和被触动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又如何确定最终能获得相同的感悟呢?
在当代社会,一个人的价值被赋予了很多重期待,而这种价值的塑造并不仅仅是指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拥有多么广的人脉,还包括了这个人所看的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谈的每一场恋爱,所有的选择沉淀下来的经验塑造了我们作为人的独特,也成为我们的价值所在。不幸的是人生那么短,并不是每一个选择都有充足的时间去斟酌考虑,并不是所有的人生都完全在我们自己的手心。幸运的是,我们还有时间,过去犯下的错、后过得悔也不会白白飞去,它们仍在我们的整体之中,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Coherence,很与众不同,导演和编剧一年的设计的确打造出值得被铭记的电影,也让我胡思乱想写了这么多,特此,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