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呐,知识也需要管理
先唠叨唠叨一下个人的教育与职业背景,以及每个阶段对知识的一个态度。大学之前,大家都差不多,为了高考,课本、习题充斥着人生最初的四分之一。那时候的知识对我来说就是英语、语文、数理化,是如此的无趣和无奈,还有刻苦。大学,少了些逼迫,知识更多是为了期末不挂科,拿点奖学金就更好了。知识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职场,因为工作能够把你那支离破碎的知识,稍微能连接成一条条线段,而且你一直在不间断得填补,东一块西一块,还是那样得漏洞百出,而你还不知道。如果让你变换工作的内容,你可能还是在做接线和填补的工作,只是在知识的不同地方而已。这样你永远都是新手,永远形成不了竞争力。
田志刚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这本书对个人有醍醐灌顶的作用,让学习之路有了方向、有了方法。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坚持了,养成知识管理的习惯,成为你所在领域的专家。说了这么多你也想知道知识管理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要做知识管理,怎么去管理?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五年以内了,如果你不有效地管理你的知识,你将会慢慢失去竞争的资格。知识管理能够提升个人价值,让你能够更容易地追求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更幸福。知识管理包括一下五大过程: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保存、知识的使用和知识的创新。
知识的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更多的个人价值和竞争优势,但是学习不是盲目的,我们首先应当根据个人的兴趣、优势、价值观、目标来确定学习的领域,同时在这个领域的学习时间要达到3年以上。每个领域的知识结构一般分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如何学习呢?学习是有方法模型的。第一,学习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一些经典教材和论文,掌握领域的基础知识;第二,了解领域的全貌,通过各角度的泛读,了解领域的方方面面,同时知道本领域的专家;第三,跟踪掌握领域的最新知识;第四,在实践中学习,并不断创新。
知识的保存是为了需要使用到知识,能够快速方便得找到,并应用到实际。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显性知识的保存,主要是日常的电脑文件互联网的信息,要通过规则的命名和存储电脑文件,及通过标签工具(例如,百度搜藏)来收藏网页;另一个是隐性的知识,主要是“人的保存”,即领域的专家,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你知道谁知道,并能够找到他帮忙解决。
知识学习后,要不断地进行共享,因为这样可以发现知识学习和掌握上的不足,还可以找到更有价值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同时还可以协助打造个人的品牌。知识的不同学习阶段进行分享的范围和对象不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可以与同事和朋友进行共享和探讨,再进一步可以与专业和行业领域内,最终是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共享。共享的渠道很多,包括微信、博客、论坛、专业社区等,如果是学术方面的话可以出书或发表论文。
知识的使用有三种形式:第一,在工作中与任务和项目相结合,即个人为公司提供知识服务;第二,以专利的形式,运用你的知识,并发明专利,当别人需要时,将向支付专利的费用。但是如何让知识在使用的时候发挥它更大的价值呢?知识的价值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知识的独特性,二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根据这两个因素,我们要找到三年后社会需求变大的知识领域,并持续提高个人知识的独立性,同时通过知识共享树立个人品牌,最终提升个人知识的价值。在知识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团队协作,并有强烈的市场意思。
创新对我们个人来说应该更多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因为一个人思考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决定了创新的难度。书中通过分析知识创新有三性(新颖性、使用性和可行性)、知识创新的动力(需求)、知识创新的“三心二欲”(好奇心、怀疑心、进取心、求知欲、创新欲),并介绍了奥斯本检核表法(9类75个问题)、思维导图及外行的忠告等可用的创新工具,让我们知道创新其实是可以通过方法和工具强迫我们进行全面的思考,进而做到知识创新。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知识管理的概念,也初步形成了培养知识管理的意思,同时学习到了一套不断提升个人价值的方法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