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单位的培训很多,每年都会制定条线的各种培训计划,开展大大小小的培训讲座,既有现场教授,又有电视电话培训。反正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一位内训师围绕一个主题坐在主席台噼里啪啦,像竹筒倒豆子一样开始了他的讲授。
很可惜的是,老师有老师的讲授计划,可学员有学员的计划,老师严格遵循着辛苦做的ppt,照本宣科,念得唾沫四溅;而下面的学员则是不理不睬,毫无兴趣时不时抬头望一下大屏幕,然后又继续把玩手机。
前面,罗胖的跨年演讲就提到过一个词语,叫做摸机率。什么意思呢?这是一个衡量培训质量的指标。一个小时的会议,你会忍不住摸几次手机?次数越多,质量越差。因此,这样的培训效果大家也可想而知。
大家好像觉得也习以为常了,也就这样延续着,遗憾的是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错失了一次次进步的机会。当然,这样的培训意义价值都不大,后续也没有考试或者其他手段继续检验和考核,培训完了,也就完了。
造成这样的资源浪费,其实跟培训老师的水平还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目标就是完成培训任务,至于培训效果他就不关心了。
这兴许就是我们这这种国企体制下一种弊病的体现吧。大家明明知道都有问题,但却没人敢站出来,吆喝一声,做出一些改变。
当然,今天我不是要来批判这些了,只是想借助这样一个事例,探讨一下有效学习的途径。
未来,每个行业的红利,都将向擅于表达者倾斜,有两种能力需要具备,一个演讲能力,一个是写作能力。
这两种能力都是一种输出,表达你的想法,输出自己的信号,建立个人的品牌,让别人感知、认可、反馈、链接的能力。
我们不断在投入,不断在支出,就像是一块电池,如果不及时充电,电力将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消失殆尽。因此,输出倒逼输入,还要不断输入营养,让自己的脚步,跟得上社会转型的思路。
有个知识获得的“7-2-1“”模型是这样的:70%来自“工作中学习”,20%来自“向他人学习”,10%来自“正式的培训”。
我们怎么才能获取到更有有效的知识呢?
通过美国国家智库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有效学习》这本书和猫叔牛人进化课的分享,我们习得了一些有效学习的策略。
《有效学习》指导我们要:学以致用、循序渐进、精益求精、格物致知、融会贯通和温故知新。
猫叔告诫我们要:掌握碎片化学习、把自己榨干、注意学习的顺序、近距离感受成功的力量、明确学习的价值;要建立强需求、强联系、强反馈、强反思、强实践。
如古语教导,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前辈点亮的灯塔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我们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然而不前行,不落地,然并卵。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盘棋,你无法事先把一盘棋全部都规划好,这是不可能的,你的智慧不允许,你的对手也不允许,但棋是一步步下的,每下一步棋都要努力让已经下的棋发挥更大效率,这个目标是可能实现的。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而有效学习不是把一个人的知识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一个人学习做另外一个人。我们只能把前人的思考,当作我们的阶梯。对于我目前而言,一手抓好输出,一手抓好输入,是我进行有效学习的强有力手段。
抓紧恶补育儿知识,从生活,医疗,饮食,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做好面向未来培养孩子的基础工作。一个目标,孩子成长,自己进步。
深化公众演说能力。抓住单位的培训,演讲竞聘等机会,依此为平台,刻意练习,仔细打磨,练习发声,通过录音,录像调整姿态。一个目标,将来我们夸一个培训gao得好,就不再是“全程无尿点”,而是“全程不摸机”。
提升写作能力。坚持每天写,每天更新,锻炼故事思维,掌握写作的技巧,做好推广,在反馈中有效提升。
多读书,读好书。反复读,反复记,形成系统知识,既要把厚书读薄,也把书读厚。不以数量论英雄,而以质效论成败。
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抓手,不断用行动和时间去耕耘,最终把自己活成一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