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春以来最温暖的一天。作为复工前最后的休闲时光自然不能将它赋予春风飘飘然就这么消逝了。早晨本想睡个懒觉,不曾想被梦惊醒再也无法入眠。这样也好,读几页枕边书吧。是张爱玲的《第一炉香》,悲凉的色调如同刚做的梦,给这原本美美的一天赋予了一点点灰。
忙碌了一上午,吃过午饭打算出去走走。便来到离家不远处一个古建筑(古代大院)只见它坐落于河的南岸,沿街绵延着,如同一只游龙。我们顺其脉络走走停停,闲庭信步。
中国的古建真的是美的不可方物,雕梁画栋的精美,青砖的古朴,榫卯结构的玄妙,移步易景的意境,无处不在的挑动着我的心。在欣赏的同时还给随同的闺女讲着古建筑上一些构件的寓意,比如什么是飞檐,什么是檐兽,檐手又分别都有什么,以及它们的作用。又好比大门上的铆钉,什么人家才可以用,什么人家才能用几排几列,等等等等。作为一个设计师总是会被好的建筑所吸引,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古人的心灵手巧,匠心独运,更是赋予它们一些精神上的寄托。倘若木石是建筑的肉体,那人们赋予它的那些寓意便是建筑的灵魂了。有了灵魂才算是真正有了生命,画龙须点睛,大概也是如此吧。
在古建西侧有个小山坡,山坡顶上有一座六角凉亭,我们拾阶而上,来到这凉亭内小憩。四顾相望,北边是河,隔有一条木栈道,南边紧邻的也是一条与古建交错的内河,其他便是低矮的灌木丛以及倾斜的柳树,柳条也都发了芽,随风摇曳着,那体态像是苏州的姑娘,哼唱着昆曲。时而传来不知名的鸟儿清丽的叫声,倒有“鸟鸣山涧中,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可惜内河早已干涸,略显的有些遗憾。
在折返的路上,闺女在路边拣拾了一块鹅卵石,声称是发现了宝石,一路拿在手里,没有半点松懈,就算又有新事物吸引她也会将那“宝石”交由我保管。就这样,这块“宝石”最终被我们据为己有。原谅我们吧,我想她会善待这块石头,会将它安置在院子里,愿她每每见到这块鹅卵石,便会想起这些古建筑,想起我讲过的关于古建的零零散散的构件与寓意,想起这段轻松惬意的游览经历。若能如此,那这块鹅卵石便真是宝石了。我想肯定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