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英国著名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诞辰125周年。
BBC最近将她的著名作品《无人生还》,以“三集片”形式,搬上荧屏。
该剧在不久前的圣诞档播出。
即以近600万的收看人数称霸。
口碑也不错。
目前在IMDb上评分8.7。
比1945年的电影版改编,分数(7.6)还要高。
该剧一共三集,每集一小时。
一晚上就能看完。
Sir就是这么做的。
这就来给你们说。
《无人生还》讲述8位素不相识的人,受一位名叫U.N.欧文的人邀请,聚集在一座名为“士兵岛”的孤岛上。
岛上只有一栋宅子,里面也只有一对神色诡异的管家夫妇接待。
客人们被告知,房子的主人U.N.欧文,将会迟些出现。
很快,他们发现,自己并不是被邀请来度假。
入住第一晚,8人聚在一起用餐,地下室的留声机突然响起。
留声机中,有人指控包括管家夫妇在场的10人,都曾犯下谋杀罪。
众人惊慌失措。
不久,这10个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亡。
死亡方式,竟跟每间房里所挂的儿歌内容,一模一样。
而且每死一人,放在客厅桌上的士兵雕像,就会减少一个。
同时他们还发现,不仅“主人欧文”不会出现。
连逃离此岛,也是不可能的事。
随着死去的人越来越多,雕像越来越少。
所有人陷入恐慌。
谁,才是凶手?
这是一个典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杀人案。
凶杀案发生在一个特定封闭的环境中,而凶手也是几个特定关系人之一。
原著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正是这种模式的开创者。
除了这部,她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等,也属于这一类型。
但,不同于其他侦探推理剧。
《无人生还》作为全世界销量第一的侦探小说。
已经被改编过无数次——电影、电视剧、舞台剧。
大多观众都知道凶手是谁。
连“无人生还”的标题,也早已暗示所有人物的命运。
所以这次BBC改编的重点,不在推理。
而在人物塑造和气氛渲染。
十位主要人物。
各自职业不同,每个人来到岛上的理由、和各自背后的故事,也都不同。
剧中仅用了几个镜头和对话,就基本把每人的性格交代清楚。
比如戏份不多的女仆。
她低声下气,性格懦弱。
被当面指责和羞辱,连大气都不敢出。
不过被问一句眼睛怎么了。
就害怕得再也没戴眼镜。
整个人如行尸走肉,身处在极度不安中。
做任何事,都要看老公脸色。
所以,她是最先崩溃的人。
在剧中着重刻画的人物中。
最出彩之一,就是隆巴德。
典型的雄性动物。
刚开始,英俊风流,对女人肆无忌惮。
性格暴躁,当雇佣兵时杀人如麻。
却是所有人里,最敢于承担罪责的一个。
在大家都聚在一起,对自己被指控的谋杀罪行表示反驳时。
只有他痛快承认。
他是最能直视自己丑恶面的人。
所以整个杀人案中,他也是最清醒的一个,一直在想办法要逃出岛去。
唯二的两次失控。
一次是因为手枪丢失,失去理智。
手枪,暗示生殖器
另一次是被女人迷了心窍,失去防范。
在他身上,拥有极强的大男子主义。
征服欲强、保护欲强。
这既是他的优点,也是弱点。
顺便提一句,这个角色由艾丹·特纳饰演。
他上一个最有名的角色,是《霍比特人》系列里的矮人Kili。
作为本剧颜值担当,他在片中贡献了一场半裸戏和一场激情戏。
为了这场戏,艾丹·特纳在节食的同时,花了六周时间在健身房苦练。
终于练出完美腹肌。
《Entertainment》直接表示:艾丹·特纳的风头抢占了整部戏。
《无人生还》达到了悬疑的至高境界,但大家都在谈论艾丹·特纳的腹肌
女网友也纷纷花痴。
本来一直被剧情吸引,但裹着毛巾的艾丹·特纳出现后,我满脑子都是他。
可见,为了艾丹·特纳,这出剧也值得一看。
既然观众已经事先知道结局,如何让他们能继续看下去?
气氛。
《无人生还》延续了英剧一贯的冰冷质感。
跟前几次改编最大的不同之一,片中代表活人数量的“士兵”雕塑。
从原来的人形玩偶。
变成了冷冰冰的玉制抽象雕塑。
更少了一丝人味。
剧中死的人不少。
但并没有过多着墨在每个人物的死亡场景,一般都是几个镜头带过。
非必要时,绝不过量使用血浆。
而靠摄影、配乐来营造惊悚氛围。
比如多次出现故事的发生地,士兵岛孤零零落坐在海上。
在巨大云团的阴影笼罩下,阴森可怖。
岛上还有个巨坑,海鸥会啄食坑里的腐肉。
它们不再是可爱的动物,成了死亡的象征。
一出现海鸥的叫声,就意味着有一个人死去。
房间里,即使同一条走道,也能通过不同光线。
拍出神秘、阴森之感。
在这样的环境中,片中人随便干个什么事,都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做菜像在分尸。
每杯咖啡都像有毒。
观众自始至终神经紧绷。
生怕下一秒就有人要狗带。
外媒RadioTimes就赞:“虽然我们早就知道谁是凶手,但还是盯着屏幕挪不开步子。”
而且,作为一部重在营造悬念的剧集。
《无人生还》在细节设置上,同样让人惊叹。
就像侯孝贤电影里的“冰山理论”。
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座冰山,人物展现在电影中的部分,是冰山露在海面的一小角,然而这一小角要足够精确,免不了得打造完完整整的冰山,包括海面下隐而不见的大部分,这一大部分,具洞察力的观众是能够体悟出来的。
片中为了营造一个人物,为其设置了大量精准的细节。
每个人犯下的罪,都可以从各自生活习惯中,追溯到蛛丝马迹。
比如多次出现的,阿姆斯特朗医生因常年酗酒而抖动的右手。
刚开始入住时,症状还很轻微。
随着客人一个个死去,气氛越来越紧绷。
医生喝酒越来越凶。
手抖的症状也越来越严重。
他犯下的罪,也跟此有关。
还有将军。
入住房间时,他从箱子里拿出随身携带的妻子照片,放在桌上。
可以看出,非常爱妻子。
所以他犯下的罪,也由妻子而起。
类似这样前后呼应的细节,数不胜数。
如果看完整三集,再重新回想前面的内容。
就会发现,很多看似不经意的画面、对话,其实都暗示了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和人物命运。
值得反复刷。
最后,抛开黑暗的基调和层层悬念。
在Sir看来,《无人生还》最让人汗毛倒竖的地方在于。
它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片中没有名侦探指认凶手,故弄玄虚。
甚至不注重推理过程。
而是撕开伪善的外表,赤裸裸展露丑恶黑暗的人性。
故事背景设置在二战之前。
剧中十个人的职业各不相同。
医生、法官、家庭教师、警察……
为什么?
一方面,是为了划分角色特征。
另一方面,暗示故事所处的年代法制不健全,社会混乱动荡。
当时逃脱法律制裁的罪恶非常多,各行各业都有。
由于缺少作为主线的探案过程,《无人生还》反而得以展现一般侦探小说所缺少的,对人性的拷问。
比如满口高尚、清白的“传教士”老太太。
以体面人自居,对仆人、在三流学校教书的女主角,都一脸高高在上。
她逼着养女跟她过“禁欲”的生活。
在得知养女怀孕后,把她赶出家门,不管不顾。
自己还觉得理所应当。
她是传统腐朽礼制的捍卫者。
也是当时贵族社会虚假道德的产物。
自私、迂腐。
片中女主角,在陈述一件跟自己相关的死亡案时。
如果不听内容,只看表情。
你甚至会产生错觉,她是在说一件高兴的事。
还有片中一群还活着的人,开始新一轮猜疑时。
其中一个为洗脱嫌疑,承认自己的消失是因为便秘。
在场的人竟然全部笑出了声。
前一秒的恐惧荡然无存。
更别提对死者的悲悯。
所有人心理都是扭曲的。
这些罪恶之徒,看似是虚构,其实他们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
细思极恐。
所以,在《无人生还》小说出版后至今的70多年。
层出不穷的新侦探片,作案手段再精巧、先进。
都抵不过这黑暗的、赤裸裸的人性,来得让人毛骨悚然。
最后。
想看的,这部剧A站就有,Sir就不放资源了。
深情提示,千万别打开弹幕,有重大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