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11月份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上海一套性价比高的房子,当时报价是120万,07年的新小区,一楼一室一厅,面积是56平米左右,出门就是地铁站。对这套房子满意极了。要定房的时候房东才说到还有15万的遗产税需要我们买家承担,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上海面临买房,把买房想的跟买普通商品一样,老公还生怕表现的太主动,不好压价。后来这套房子3天内就卖掉了,据说那个买家还是全款。我们又陆续看了2个月的房子,有几套看完就准备订了,有房东不愿收订金的,还有已经卖掉了中介不知情又带我们看的,真的感觉身心疲累,再加上老公当时想做生意,后来就把看房买房的事搁置了。16年初的房产市场大家都看到了,我真是肠子都悔青了,这大半年我一直耿耿于怀,始终不能开解自己。当初看过的房随便一套都已翻倍。每当提到房子的事,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懊恼和激动,有一肚子的苦水。
说过买房再看看租房,我跟老公11年结婚,从那年8月份开始一起租房,婚前也是租房住,但那时对钱不太计较,就忽略婚前的阶段。11年在上海宜川路(市区)住,第一套租的精装2室一厅3000元一月,这套住起来很舒服,但是对于当时我们的处境来说,价格有点高了。12年到期之后我们搬到浦东北蔡镇,也是2室一厅简装月租1500,这个因为房东要卖掉,到期之后又搬到御桥。第三套房子是2800的三室一厅,住了2年半,15年1月到期,房东说价格要涨到4500,15年1月换到御桥的另一个小区也是现在住的地,毛胚的2室一厅,月租2800,7月交房租的时候房东说这一年合同到期之后租金要涨到4500。这是6年来的亲身租房经历,曾经的我不重物质,可是生活渐渐改变了我。
一直以为在住进自己的房子之前,是不可能幸福的,看过《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这本书之后,我不再那么为房子的事耿耿于怀了,不把在城市买房当做我是否能幸福的判定标准了。且对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有了更深的体会。下面给大家分享这本书带给我的几点思考。
1
价值观
我理解的:觉得有价值的观念。你我觉得有价值的点不同,所以便有了不同的价值观。这里不说大的概念,主要从我自己所感所思来说。
我认为金钱不能被当做一种价值观,金钱应该是一种方便我们交换商品的工具,但偏偏我们现在的许多人都在追着钱跑。
有些人为了自己挣钱,甚至可以不择手段。
我做不到上面那样,可能跟来自农村有关,小时候在村里,可以很久不花钱。经常会很矛盾(在钱和价值观之间),拿那次公司活动来说,没有人主动报名去,后来采用抽签的方式选人。有个同事抽到,他不想去,跟我谈好200元替他去,他微信直接转帐给我,我心理很忐忑,总觉得这样太现实,会让我不安心。最终我收了100元(不收不行,当时是两个人PK,他出200高出另一个同事),这件事我叮嘱他不要声张,同事们也都不知道。我矛盾的点在于我爱钱但这种方式来的钱会让我很不安,这跟我内心的价值观相关,在这个方面要找到一个平衡的点。
我若问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也许回答不了,但从对事情的不同处理方式可以追寻到价值观的影子。
你可以多观察总结自己的价值观,做为你为人处事的准则,如果你做的事跟自己的价值观相符,那么你就会感觉越来越幸福,也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2
关于通货膨胀
凡是看到理财的内容几乎都会提到通胀,但多数是用几十年以后来做假设。这本书拿出了一组对比数据,让我对通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里说1990年的1万元钱相当于现在的255万,本以为我现在有点存款经济还可以,看到这个很震惊,原来我这么穷,我开始怀疑自己平时这样节约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现在居高不下的房价也是因为通胀,政府不断的印钞,市场上的货币越来越多,但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这样商品的价格必然会上涨。政府不希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过快,就把多余的货币引入房产或者股市里,货币在股市和房市之间轮换流动。参照货币和资源的关系,超发货币造成房价的上涨必然的。
但是房价是否永远上涨,那就说不准了。我现在是很不看好房市,准备以后回老家盖别墅住了。
3
制度
今早骑车上班看到,交警几乎是躲在我们根本不会注意的路中间,突然出现抓电瓶车带人,抓到就罚款。
我们读书时候教育告诉我们:罚款是手段不是目的。交警罚款也是有任务的,超额完成会有利润。这样的考核机制,把执行人员的利益和民众的利益对立,人都是自私的,我们看到的情形就是为了罚款而抓人。我们看到的现实:目的就是为了罚款。
4
关于资源
书里更多的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去看各种资源的浪费,我没有那么高的境界。资源让我想到的更多的是农村的耕地。
小时候村里人多,大家都在自家的地里忙活,那个时候偶尔吃个肉,就能感觉很满足幸福。长大了,在吃的方面可以随时满足自己,却再也不找不回曾经那种简单的幸福感。多少人离开家乡在城市里找生活,多少地已荒凉,想到这些觉得很可惜。
我决定明年春天回家,把家里空着的地种上果树,以后定期回老家看看,如果不是考虑孩子在外面读书方便,真的找不到在外面的理由了。
有点跑题了,也许并没有写出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本书让我从柴米油盐中抽离出来,思考了这一些问题。希望也能给你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