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今日报道(9月12日):在11日举行的“圆梦行动”资助金发放仪式上,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向受助学生强调,如不给捐赠方回信,资助金将被追回。发放仪式上,100名受助学生除每人收到5000元资助金外,还收到了一份受助通知单。通知单上注明了该学生的受助金额及捐助方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并要求受助
学生“尽快给捐助方回信”,并将通知单附带的回执单寄给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圆梦行动”组,并在回执单上填写原高中的学校、现在所处大学及专业班级名称等。
该省希望工程办公室的刘敬超部长说,“圆梦行动”的捐款全部来自企业和个人,每一笔捐款都是一份爱心。为让捐款人知道自己的捐款确实发给了贫困学生,受助生必须给捐款人回信,并定期向捐款人汇报学习情况。如果不回信、不寄回执单,将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对此,受助学生均表示接受。一名学生表示,让捐助人了解自己的情况,是“感恩的行为”。
好一个“感恩的行为”。
日前,就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忘恩负义”行为(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被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引起社会各界一片争议。
我们必须承认,大凡好事坏事,到了我们身上怎么都会变味。作为慈善资助和贫困受助,本来都是很私人的事,无需彰显得沸沸扬扬。可是到了咱们身上,就变得像游街示众那么热闹,捐款千元(当然爱心捐助不在多少)也要叫上电视台、报社记者来曝光。而受助者则像“罪人”般站在高台上亮相,就差在他们胸前绣个霍桑笔下的“A”字了。那种受人恩泽,任人“教诲”的感受只有受助者自己体会得到,而要求定期写信,与做“思想汇报”有什么两样?
慈乃爱,出乎于心、善乃惜,出乎于情。孟子老先生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仁爱和谐道德观;而墨子老先生则倡导“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的人人平等价值观,“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没有听说过,受人以鱼,必当月月叩安之;更没听说过在“粥局”喝碗饭,必须做思想汇报的。中国传统的慈善思想自来是建立在博大“仁爱”和人道主义精神之上的,怎么现在就变了呢?
感恩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逼是逼不来的,何必非要隔三差五地打一通电话,或虚情假意地写些八竿子打不到边际的车轱辘之语,诸如:您是我的再生父母、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牢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
我们的文化体系,自古具有表白的职责,注重的不是行动而是言辞、需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表象。重要的是,贫困不是罪,“施与受”二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如果仅仅因为受助学生没有写信打电话就停止资助,我们只能无奈地说,这样的“富贵不是德、慈善不是恩”。
在我们国人身上,在助人为乐中掺和进了太多的道德审判,原本给予是一种快乐和幸福,快乐不是因为他付出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正所谓无怨便是德。而我们有些行善者却硬要将其与得失联系起来,把自己变成一个高高在上的施舍者,其心怎能快乐。相反,那些受助者,本来就倍感自己在咀嚼“嗟来之食”,其心理压力迫使他们芒刺在背,如同罪人,似有亿万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其心怎能幸福?
(刊发于《新西部》杂志2007-0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