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第十条建议: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对事实现象规律性做出肤浅的理解,不要是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新材料时就在语法规则上犯错误,不要使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数学规律性时,就解错例题和应用题。
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我从来想都没有想过的,我试图用所学知识去理解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这一建议。从《发展心理学》对于知觉的解释来看有这样一个名称“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这样的印象建立起来以后对其后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从这里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是想让孩子们在第一次接触教材时,就要达到真正地理解,并正确地应用。使得学生对教材第一次学习所形成的的印象是正确的、准确的。这样看来“在第一次教材学习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犯错”是多么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这话听起来有些荒谬,但确实真理。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啊。
我们一起跟着苏霍姆林斯基先生一起来探讨。
【关注每一个学生,重点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理解知识】
这样的课堂要求我们教师要足够的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也需要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素养,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精力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那么要关注什么呢?
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说:“你要尽量设法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你就能看出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极其重要的是要看出“学习困难”学生的独立工作如何。”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在思考,而且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独立思考。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实施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也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习犹如地基,房子稳不稳定就要看地基结不结实。
举个例子吧,在学习长方体表体积计算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是直接告诉学生:体积=长×宽×高 吗?学生记住公式就理解吗?事实上我发现很多学生公式是记住了,但是根本不会应用,这就是第一次学习教材时,没有理解教材。那么换一种思路:我们把体积就算编成故事,或者放在实际生活中,如:算算文具盒的体积,算算教室的体积、算算一个模仿的体积……,当然这里学生需要思考,并真正明白什么是体积,否则这样的思考也是徒劳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会不断思考去解决问题。而在理解知识时,学生能在学习的工程中思考事实,并概括出最后的结论或者是规律和公式。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在教室中循环走动,观察每个学生学习是否发生了,是否在动脑思考,是否需要帮助,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要及时给出相对应的练习题,练习题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是不一样的,但一定要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是否准确。
为何在第一次教材学习时,就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犯错呢?
【正确的“已有知识”的重要性】
“已有知识”的准确性对于学生新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已有知识”是解决新问题的工具,但如若“已有知识”不准确,那就会导致孩子在理解新知识时可能走入误区,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第一次学习新教材,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错误多么的重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做家庭作业时,没有错误或少犯错误。会不会运用知识与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对事物的思考之间的依存性表现得最为明显,在这里对抽象真理、概括的第一次认识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改变师生认知,提出课堂无错误的目标】
苏霍伊姆林斯基先生说:教师的缺点正在于——他们并没有提出这个目标,一定要使课堂上没有错误。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当教师在开始上课前就明确提出: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同学们在课堂上就不能犯错误。给学生植入这样一种观点,一种信念,当这样的观点与信念进入学生大脑,大脑就会调动所有的细胞开始执行这一行为。当然仅仅简单的提出要求是不行的,这就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重点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这样的“课堂无错误学习的发生”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正确的,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这样的“知识”就会起到促进作用。
我们要做到: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时,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犯错误。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形成良性循环,孩子的学习也会形成良性循环。说话容易,做事难,我们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法可依,只要我们听“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话,依法而行,前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