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的主题是流浪和旅行,以及慢下来的从容惬意。🎶
最近迷上吉他曲,但却不是突然发生的事,只是最近才发现原来吉他是个十足的fetish。
一直觉得吉他是除了钢琴之外最能发出优美动听旋律的乐器了,并不是说二胡,小提琴之类的音色不好,只是吉他似乎有一种魔力,大到男女老少皆宜,小到泥土里的蚯蚓蚂蚁都闻声探出头来,连树洞里的小松鼠都跑出来绕着树干转圈圈。
怀抱吉他,这起初就使得乐器与人有了一种无比的亲近感。
昨天到北京的顺义开启大学最后一次演讲比赛。不为什么,只为坚持自己的热爱吧,为大学的演讲之路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赛前在楼下和一位姑娘聊天,她今年大三,才艺展示部分她选择的是吉他🎸弹唱。她说她以前一直报班学吉他,但大学后只是当作爱好断断续续地练着直到最近因为比赛才又重新拾起,“但我一直是喜欢的呀,不会丢”。她摸着琴头上的旋钮,转过头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微笑,阳光打她恬静的侧颜。感觉她的样子好酷,有点像撒哈拉大沙漠里的三毛,雨季过了就不再来。曾几何时三毛可是流浪艺术家的代名词,潇洒清丽,目光深邃而执着。配上这把木吉他,颇有流浪青年的味道。
吉他曲似乎总是苦情歌的代表,忧郁的蓝调,音色纯厚自然,和声丰富,细腻而多变。演奏方式又可以很随意,不论是潇洒的歌手,颠沛流离的过客,街头的艺人,手里都少不了一把木吉他,不知不觉“流浪”就也成了吉他的标配。(若是引申到最爱的健哥身上那可就是绝配啦~
在LU认识的浙大小姐姐tt在保研后为了继续自己在音乐爱好上的热爱与执着自学起了木吉他,我也才知道16年秋冬的隆德音乐社是有多欢脱。月初她在个人公号上发布了她的第一首弹唱曲,而这是她学吉他的第48天。
仿佛身体里对吉他的热爱细胞再一次被激活:吉他真的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啊(说了吧,对吉他的喜欢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论是弹唱曲,还是独奏都有着唯美的和弦和音律,让一个音乐痴都悻悻以为自己若是抱着个吉他就是一个小音乐家了,走在街头还颇有伦敦行为艺术的典范。
可惜各种事实证明我虽然不是一个音乐糟蹋者但也成不了一个欣赏者,就像站在玻璃房外看着这株艺术品,于我而言是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
但至少还能听,还能听就好哇,即使听不出个所以然,也当做是陶冶了个情操罢。私以为吉他弹奏的轻音乐是除了钢琴曲外能给予鼓膜的最美嘉奖。
一直喜欢歌手李健,众多小迷妹们亲昵地称他为李健哥哥,按他所言,吉他就是一个精神世界。有些男生学吉他的原因之一是想凸显帅气,但健哥完全是因为迷恋吉他和音乐以及二者融合而成的那个精神世界。要是称健哥是将灵魂安放在木琴箱里,跟着音符一起流浪的音乐🎶诗人,那真的太恰当不过。
前些天回了趟家,老爸居然拿出一把崭新的木吉他自个儿躲在书房乱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灰溜溜跑去买的,因为那把我曾经熟悉的旧吉他在给一个小哥哥的婚礼贡献完几首曲子后也随即作为赠品留给了人家。
书房里传来熟悉的《虫儿飞》啊《大海啊故乡》啊这些曲目都好老好老了,老到都像是从《边城》里跑出的翠翠和傩送对歌的音符与古老山谷碰撞后的绝响。
上一次听《大海啊故乡》的吉他solo应该是小学时去钦州金滩,海里有海豚跳跃,金色的沙子没过脚踝,暗藏着的阳光余热从脚底到头顶像是某少女战士积聚能量一般,唰地一下子铠甲附体,变身superman的即视感。
耳听吉他曲,这本来就多了一分从容与惬意。
之前一同实习的姑娘是一个酷酷的短发girl,吉他控算是我给她起的外号吧。下了班回到住处先弹上两首再着手准备乱糟糟的米国申请,按她的话说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哈哈哈可真有意思,有出专辑的潜质。
记得那段时间每天中午我们一起在食堂吃饭,再绕着公司大院散步好几圈,吹着料峭的寒风,聊聊这狗血的人生。她本科学的英语,已经拿到美帝好几所名校的offer,在纠结到底去哪个。本以为比起我当时每天哀愁不堪好了太多,她却每天痛苦哀嚎,说自己是兴趣广泛体质,只是泛而不精。虽然收到了好几个项目的offer,但项目方向有不同,选择多了,倒犯了选择困难症。她涉猎广,爱好多,弹得了吉他,唱的了歌,写得了文,托福还是大神级。我说这不挺好嘛,她觉得人还是要有一个安身立命的本领,所谓一门技术吧,否则蜻蜓点水般没有竞争力啊。这点我是认同的。我离职时她还在纠结到底去哪个项目,考虑学业完成后是否能留美,到底能不能去她梦想的行业和公司。哎果然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每一阶段就会有每一阶段的迷茫与忧伤。这大概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特质吧,毕竟总要是往上走,只是不必与谁争上帝的宠,无需去互相比较什么,也无需广而告之。
总之,我很期待她的吉他曲弹唱集~
如果把流浪说得颇为正经一点,那就是旅行了吧。
市面上还真有旅行吉他的存在,它的琴箱及琴头比普通吉他稍小,便于携带。
(此处脑海中浮现以“抱着把木吉他,陪我一起流lv浪xing”为主题的水木年华组合专辑封面!
一般的乐队使用的都是正常大小的吉他,音箱大而厚,音色也较为纯厚。但上个月初的一个傍晚的地铁里,俩吉他🎸手拿着身材瘦小音色较为轻柔的旅行吉他在弹唱(当然是为了赚个小费www),弹的是自己乐队的原创歌曲。歌曲的旋律像极了那年春晚红遍全国的”旭日阳刚” 的成名曲《春天里》,那种血气方刚的洒脱扑面而来,搅动着周围温暖中夹杂着寒意的空气。地铁行驶与风合唱的呼呼声配上疲惫的人们均匀而有规律的呼吸声,随着吉他和弦一同消失在黑暗的隧道里,凝成了一个明亮的小白点。不如起个名字叫“八点半的地铁与躁动的吉他”作为那个傍晚的独家记忆吧。
正因为摒弃了钢琴的笨拙,亦可随处携带,随处有音符颤动~吉他就像一位随叫随到的朋友,作为旅途当中的一位伴侣,实在适合不过啦。
04年陈绮贞的那首吉他民谣《旅行的意义》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歌词大抵和旅行不很沾边,排除歌词仅仅听旋律,就像是一位旅行中的女子在垦丁海岸旁的小道上骑着电车,海风吹过耳畔的感觉。不知为何和杰伦01年的《安静》吉他版伴奏颇为应景,安静中带有一丝忧伤,旅行的路一直在前方,你只需专注于脚下。
旅行在我看来一直很随性,而吉他和吉他曲本身就亦有着随性的特质,所以带着吉他旅行是心愿单上的待完成项目啦。
想想就真的超酷耶!😎
虽然吉他是很随性的,但是要学吉他就得认真下功夫了。
反思这段时间,觉得自己丢失了“认真”的本性,看到自己变得浮躁焦急而失去本真与一直想怀有的那份纯粹快要消失殆尽是非常难过的事,比如比赛不好好准备,论文一拖再拖,走在路上都能发呆做白日梦撞树上等等,该认真对待的却要云淡风轻,该云淡风轻的却紧张着急,状态慵懒而怠慢。要是归咎于之前的失利,那也太不至于,毕竟已经是翻篇的事。假如以这种的状态去学吉他,或者不管是不是学吉他,学别的什么都好,总归是做不好的。付出和结果之间往往没什么立竿见影,二者之间差的也不仅仅认真二字。想想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把全部希望都孤注一掷在未来某点上,而忽略了这个过程本身应有的乐趣,所以在发现自己渐渐失去初心和本真时的感觉就像被摄魂怪吸走了快乐,又怎能体会到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不辜负那些不分高低贵贱的时光”的惬意?
愿你有一把木吉他,陪你一起流浪;愿你的生活都被喜欢且值得付出passion的事物充满,就像有着学习吉他的热情般,认真而执着,享受不分高低贵贱的每一刻。
送你一把木吉他🎸来陪伴你一段段旅途或是ups and downs,弹奏自己的音乐,才能换来随性与自由呀。
(对了,今年寒假在回家的火车上把《寻梦环游记》看了一遍,瞬时被剧中的男孩👦米格圈粉,为他对音乐的执着感动,第一次知道死亡也是生命的一种延续。
故事的主线之一就是一把木吉他。
这部温暖的动画是去年底皮克斯暖心巨献,特别适合泪点低的孩纸kkkkkkk,同样推荐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