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朋友圈被“小朋友画廊”刷屏了。
大家看了,都很感慨,「老天关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觉得那些自闭儿童其实都是天才。
但你仔细看,那些“儿童”,其实都已经二十几岁了。
许多人想象中的自闭儿童,都不爱讲话不爱理人,他们给自己做了一个隐形的防护罩,不让任何人靠近,包括他们的父母。他们认为随着年龄增长,自闭这种症状会逐渐缓解,实则不然,生理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年龄是两回事。
自闭儿童一旦患上自闭症,可能一辈子都长不大了。
即使到了二三十岁,他们仍然容易暴躁、不愿与人交往、甚至还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例如随地大小便。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这些“孩子”,你一定没有网络上的“善意”。调查发现,大多数人见到陌生的自闭患者时,会因为对方的诡异行为而出现恐惧、想要逃避的心理。
这并不能怪他们,这是正常人下意识的表现。而这种下意识的表现,大多是因为对自闭症的不了解造成的。
02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自闭症和多动症。但从小听,并不代表对此了解。因为那时的我们简单的将不爱说话的人归到自闭症那类,将好动的人归到多动症。
但自闭症本身比不爱讲话严重多了。
自闭症多起源于婴幼儿期,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自闭症是一种疾病,但很多人并不这么认为,「你多带他出去玩一玩,多陪陪他,多跟他交流交流,他就会好了。」有时候这些善意的建议,对于自闭症的家长而言,无疑是在伤口上撒盐——许多自闭症的家长为了给孩子治病,辞职在家全心全意的陪伴自己的孩子,但并没有什么用。
你说,多陪陪孩子。他告诉你,他全部的时间都用来陪他。你说,那你发展一下孩子的兴趣,听说自闭症的孩子都是天才。他告诉你,不用听说,我家的孩子就是自闭症,他不是天才。
你无知的善意,往往比刻意的恶意更伤人。
就像你对抑郁症患者说多大点事,看开点就好了。你对一个截瘫说腿还在,锻炼一下就能走了。你确实是出于好心,但你的好心好残忍,因为他们好不了。
03
中国对自闭症的关注比国外晚了几十年。但好在,通过这个活动,自闭症被大众再次重视起来。
其实何止是自闭症,许多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人忽视着。
我一个朋友的表弟就是一名抑郁症患者,过年的时候我朋友去他们家拜年,就发现他这个表弟表现的很不正常——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过去和他说话,发现他两眼放空,完全没有在听你说什么,更别谈给予回应了。我朋友从他叔叔口里得知,表弟这个情况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他立刻告诉叔叔表弟应该去接受心理治疗,没想到叔叔拍案而起,认为他大过年的说一些不吉利的话,竟然认为他儿子心理有病。好好的一个年饭,最后弄的不欢而散。
两个月后,朋友接到电话,表弟在家自杀了。幸好发现的早,送去医院救了回来。
中国人很奇怪,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就会立刻去医院检查,心肝脾肺肾,哪里有病治哪里。朋友问起来,也不会藏着掖着。可一旦心理出现了问题,就好像特别丢脸,生怕周围的人会对他另眼相看。
这几年,中国心理学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不是去治疗谁谁谁,而是去改变大众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心理生病并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这很正常,你只有坦然接受了,你才能够被治愈,而不是拒绝治疗,被心理疾病拖到身心疲惫。
有些患者自己意识到自己生了病,可家里人却如临大敌般的拒绝他去治疗,认为只要多给一些关心和爱,他们的病就会不治而愈。
可无论是自闭症,还是抑郁症,它都是病啊!并怎么能被爱感化痊愈呢?就像你得了癌症,能只用爱就把它治好吗?
04
“小朋友画廊”的意义在我看来并不是募捐了多少钱,而是让多少人了解自闭症这件事本身。
不要觉得心理疾病很丢人,人都会病,他们只是病了。
他们不需要泛滥的爱心,他们需要真正的了解与关心。
在了解过后,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面对成年自闭患者时,不要被他们古怪的行为所吓到,他们并不会伤害你。
不要再去讲那些自以为善意的安慰,不要让自己的善良误伤了他人。
了解,即是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