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冯导的一部电影《天下无贼》 影评反响非常好,讲述了民工傻根的纯朴、善良感化了小偷王丽,因为“夫妻情深”王薄也站在了王丽这边展开了和黎叔团伙之间的斗争,最终傻根的钱保住了,王薄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王宝强饰演的傻根是否符合人们心中的好人形象呢,至少他不会去做有损他人的事情,应该算一个憨厚的好人。而葛优饰演的黎叔是否就是一个坏人呢,鸡鸣狗盗之辈不干正经事,当然符合坏人的标准。对于不太机灵又耿直的好人傻根,观众虽然不讨厌,会有些喜欢,但至少不会敬佩。反而会对老奸巨猾,本事超群,又带一些诙谐的坏人黎叔有些
敬意。当然礼敬凭的是一个人的能耐,与好坏无关。对于屡屡出错的好人,大家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憎恶,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优胜劣汰才是残酷的发展主流,所以做好人得做一个聪明点的好人。于是影片里的王薄王丽夫妇成了观众最喜欢敬重的角色了。
虽然王宝强塑造的好人傻根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可,王宝强也因为这个角色
开始走红,但为什么两个坏人小偷会成为影片最终受观众牵挂的主角呢?这里要说一个期望值的问题,当一个我们心中理想化的好人做了一件“出格”的事情时,那他的形象就会在心里大打折扣,而一个坏人在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我们心里会犹生一种欣喜,因为我们对好人的期望值很高比如说90分,对坏人的期望值固然就很低,比如30分,一旦出现了好人80分,坏人50分的情况时,80分多于50分已经无关重要了,重要的是喜好来源于在期望值的上下落差。
我们常说人性是复杂的,人都会在不同的环境下或动善念或动恶念,在物质相对充裕的年代,修身养性就是学着去控制的。常言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虽然很多影片是安排好的剧情,但生活中为了那个好期望值,一步错而步步错,欲盖弥彰,没有勇气面对错误的人也比比皆是。《少年包青天》系列的剧情里的凶手似乎都是不该杀又必须得死的好人,现实的剧情当然没有这么残酷,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在一念之间的时候控制自己的思绪,并做出清晰的判断。
做一个好人难,因为大家对他的期望值很高;也不怎么允许犯错,因为一旦错了,那种纠正的心理成本会很高。有人会说不要老是拿影片说事,只是好的影片也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极少有正直不阿的纯好人,也很少有穷凶极恶的彻底坏人,大部分人都在两个极端的中间是比较符合实际。如果做好人难的话,对于大部分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不求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那种境界太高也太“累”,我们只要做一个心境自由的善良人即可,不拘于外界的情形与看法,在包容和理解他人的同时,也要包容和理解自己,不带有沉重包袱的善待他人和自己,做一个活着不累的好人,有过则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