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原文
理解堆排,首先要理解二叉堆。理解了二叉堆的“下沉”操作,基本上就可以理解堆排了。今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堆,以及堆的一般操作
优先级队列
近日,谦子遇到了烦心事,于是找老师去诉苦了
谦子列了几个要做的事
谦子道出了心中的苦
谦子两眼发光
克顺手画了一个图
优先级队列中每个元素都有优先级优先级最高的最先被处理
优先队列的实现
谦子非常想知道黑盒里面是什么
克非常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谦子想了想说
谦子说着说着画了一个图
谦子画了一幅图解释道
随后,谦子又画出了插入6后的图
克还是不满意
堆
这里我们只讨论二叉堆,把二叉堆称为堆
堆也有d-堆,左式堆等等
克看谦子不是很明白,顺手画了个图
克画了一个二叉堆实例
注意:二叉堆中两个孩子之前的大小没有关系,可能左孩子>=右孩子,也可能右>=左
克随手画了一个小根堆和一个大根堆
插入操作
每个父节点的值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的值被称为堆的有序性
另一种情况是大于等于也称之为堆的有序性
克随手画了一个插入操作破坏堆有序性的图
如何调整,谦子心里想
上浮这个词形象生动,谦子心里想
说完,克飞速地写出了上浮的代码
/**
* 如果待插入的元素小于其父,则交换子和父,并继续上浮,直到大于等于其父
* @param arr 储存堆的数组,元素从下标1开始有效,0位置不存在有效值
* @param inserted 被插入节点的索引
*/
public void swim(int[] arr, int inserted) {
int parent = inserted/2;
if (arr[inserted] < arr[parent]) {
swap(arr, inserted, parent);
swim(arr, parent);
}
}
谦子暗自惊叹老师的代码功力
删除操作
谦子听完此话紧张的手心出汗,但还是硬着头皮想了想,突然灵光一现
随后谦子画出了交换后的图
谦子刚松了口气,谁知还要写代码,只见谦子想了想,写写擦擦好几遍最终写下了如下代码
/**
* 对以arr[parentIndex]为父节点的堆进行调整(下沉)
* 在父节点,左右孩子中选出最小的节点,如果最小节点不是父节点则交换
* 继续下沉,反之不下沉
* @param arr 要调整的数组
* @param parentIndex 父节点的索引
*/
public void sink(int[] arr, int parentIndex) {
// 堆的大小,第0 个位置无有效值
int heapSize = arr.length - 1;
// 从父节点,左孩子和右孩子选出最小节点,得其索引
int minNodeIndex = minIndex(arr, parentIndex, heapSize);
// 如果最小的节点的索引不是父节点,则说明最小的节点在左右孩子中,交换并继续下沉调整
if (minNodeIndex != parentIndex) {
swap(arr, minNodeIndex, parentIndex);
sink(arr, minNodeIndex); // 交换后继续下沉
}
}
慧子解释道,并画了一个图
只见谦子又写了一段代码
/**
* 求得给定的三个节点的最小节点的索引
* @param parentIndex 父节点的索引
* @param heapSize 堆的大小
* @return 最小节点的索引
*/
private int minIndex(int[] arr, int parentIndex, int heapSize) {
int minIndex = parentIndex; // 保存最小节点的下标,初始时认为父节点最小
int leftIndex = leftIndex(parentIndex); // 找到parent的左孩子下标
// 如果leftIndex没有越界,比较左孩子和父节点,选择小的Node的下标赋给minIndex
if (leftIndex <= heapSize) {
minIndex = arr[leftIndex] < arr[parentIndex] ? leftIndex : parentIndex;
}
int rightIndex = rightIndex(parentIndex);
if (rightIndex < heapSize) {
minIndex = arr[rightIndex] < arr[minIndex] ? rightIndex : minIndex;
}
return minIndex;
}
leftIndex = 2parentIndex;
rightIndex = 2parentIndex+1;
看来以后得好好学数据结构与算法了,不然连时间都管理不好,谦子心想
摘录自: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