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一篇旧文,在这个夜里,再次深深想念亲爱的您。生命的长河,不会为任何人的离去而停息,终将浩浩荡荡奔向前方……)
五月份,又到槐花飘香的时节。
槐花的香味,淡淡的,不像玫瑰水仙,总是“未见其影,先闻其香”,浓浓烈烈,扑面袭来。微风轻拂,校园里飘来远处田野中槐花的香气。每当闻到这个香味,总会想起已故十余年的奶奶。奶奶最喜欢吃槐花了。
奶奶去世得早,大概在我五年级的时候便已病逝。别的孩子总是和奶奶的感情很深,而我说来很是惭愧,我和奶奶的感情并不算太深,一方面因为她去世得早,另一方面也和奶奶不爱表达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奶奶在世的时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家中的光景很是窘迫惨淡,真可以说吃了上顿愁下顿。奶奶生养了五个孩子,爷爷去世得也早,奶奶生性任劳任怨,似乎一想到她,就会和吃联系起来。她没上过学,是典型的家庭妇女,她不会教育孩子,更不会讲大道理,她能做的只是做好一日三餐。那个年代,家中大小八口人,缺衣少穿,她会常常去地里挖野菜,再少加点玉米面,熬成一锅粥,晚饭就有了。
印象最深的是,每到春天槐花盛开的时候,奶奶总会带着我,拿上几个竹篮,来到槐树下,采摘雪白香甜的槐花,回到家中,把槐花和少之又少的高粱面搅拌在一起,饭就有了。槐花开多久,家中就吃多久。没有吃喝的光景岁月,槐花可是家人们口中的美味啊!那个时候,每年奶奶都会晒很多很多的干槐花,用罐子装好,密封起来,等到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吃。那时家中地里的活儿很多,白天大家田地里干活,到了晚上一家人也不闲着,坐在院子里干一些家务活儿,生活繁重,食不果腹,但是奶奶从不会亏了家人的的胃,每次干活回到家中,奶奶总是稠的稀的都有。
而我的妈妈,是勤俭持家的人,特别节俭,嫁入我家之后,看到全家人破衣烂衫,破墙瓦舍,于是她便带领爸爸卯足劲儿干活儿,勒紧裤腰带存粮食,然后攒钱修房子。从我记事起,总会无形中听到妈妈抱怨奶奶,说她只想着嘴,只想着吃喝,也不想点修房子之类的正经事儿。我理解妈妈,她生性要强,看到我们一大家子人挤在狭小破旧的土坯茅房里,她自然心有委屈不甘。因为一口吃食,妈妈和奶奶总会有接连不断的摩擦,好在妈妈有口无心,而奶奶又生性温吞,所以并未铸成大的矛盾。从小在妈妈身边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我也开始对奶奶颇有微词,认为她是好吃懒做之人。世间遗憾很多,好多事情,年幼的自己是永远不会懂的。如今,爸爸,大伯还有三个姑姑,他们都已近五十或六十岁了,然而他们几个的胃却是特别健康,虽然生活很是繁重,尤其是爸爸,三十多年来一直靠体力来支撑着这个家,但他的食欲却是很好的,身体也很健康。回想奶奶,她虽然目不识丁,虽然不能给孩子们创造什么有形的财富,却以自己的最大能力把五个孩子养得那么健康,给了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不是比金钱财富更重要吗?只是可惜,我现在才能明白,可是奶奶,却是永远听不到了……
奶奶天生体态肥胖,又喜欢吃,干事情也很慢,无论是她妈妈(非亲生),还是自己的子女,都常常抱怨她一无是处,不中用。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常常是盛夏傍晚时分,奶奶孤零零地坐在房檐下面,摇着手中的蒲扇,沉默不言。由于她胖,所以夏天对她来说是最难熬的。在我印象中,奶奶虽然慈眉善目,生性善良温顺,可是不大爱说话,不知道是生来如此,还是在周遭人的抱怨声中渐渐学会了沉默。因为她的善良软弱,祖母常常对她打骂交加;因为她的温吞和善,加之不善持家,大伯姑姑们也总是对她言辞抱怨。但我,却从未见她辩解过,每次她总是悄无一言,静静的坐在房檐下的沙石凳上发呆。我想,那时奶奶的心里一定早流成了一片汪洋。还有什么,比为最亲的人指责更伤心的呢?
奶奶是得子宫癌去世的。其实,她原本可以再多活几年,可是,她的病,家人发现得太迟了。然而她自己,却是有知觉的。这种病是有症状的,会流大块大块的血块,但奶奶却从未说起过。直到得病三年之后的某一天在姑姑家住的时候,才被姑姑发现的。看到厨房里的奶奶裤管中淌出很多血块时,姑姑吓得面如土色,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可是奶奶不仅没有慌,还一个劲儿安慰姑姑“没事没事”。原来,对于一切她早已知晓。去医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生命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不能住院,她只能靠着无能的药物维系着生命。慢慢地,奶奶便不能再独自走路了,她拄着双拐,慢慢挪着步子,一步一步挪向门口;再后来,便是家人扶着也不能走了,只能躺在床上。医生说,这种病晚期的时候是会常常剧痛的,可是家人,却从未听到奶奶呻吟过,一声也没有。血,仍在继续流,奶奶的生命,在一点点消逝。终于,在那天晚上,妈妈去给奶奶送饭时,看到她的脸用被子一角遮盖着,她已没有了气息……从确诊,到去世,前后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
从未想到,就在此时此地,我会在书桌前默默想念自己的奶奶,奶奶在我的记忆里并不是十分清晰,可是,就是这漫天的槐花香气,让我想到黄土地下的她。先前对她的种种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一点点了解,开始了解她的品行,理解她的不容易。只可惜,人往往是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如今,家中光景渐好,可是人却已不在了。
奶奶坟头那棵槐树,现在已有合抱粗了。此时,纷纷扬扬的槐花一定撒落一地,伴随这初夏的雨丝,渗入泥土……
十三年了……黄土地下的您,是否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