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好不容易找了份工作,不到四天,辞了。
问及原因,说:“我本来应聘的是网络维护啊,他们竟然拿了一份材料让我写,呵呵,我要是有写材料的能耐,就不来你这工作了,要知道我面试时候期待的薪酬才两千多啊。”
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我要的薪水本来就不多,你给我安排的工作就不能多,除了岗位设定,之外所有的工作内容都不是我的活,怎么可以随随便便给我加活。
一则新闻,某应届生入职北京一家公司后,公司为其办理了北京户口,俩月后,该应届生就提出离职并擅自离开了公司。随后,公司起诉,法院判令该人返还公司为其垫付的社保及公积金费用。
北京户口貌似是很多求职北京的应届毕业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一旦户口问题解决了,就立马闪人,这公司活生生地被当做了跳板,读着新闻都能感受到公司起诉时候的气愤。
工作不合适,你当然可以跳槽,没有人能限制你把职位当成跳板,但如此明显地利用,却让人看到求职者本身过重的功利性和得失心。
想必,以应届生身份谋得的工作,被公司起诉的心情也好不到哪去吧。
你怎么看待人生入职的第一份工作,决定了你整个职业生涯的开始。
从一开始就挑肥拣瘦,到后来你会发现社会上既体面又多金还清闲的工作,真的是少之又少。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相似的求职经历:开始就是从最基础的零杂工做起,方方面面需要你多付出些,加班加点埋头干活,业余的时候再给自己充电加油,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很多年轻人是这样过来的。
与此同时,你频繁地跳槽,然后频繁地吐槽,埋怨公司太垃圾,每天上班要打卡,地点太偏僻,没有双休,办公环境太简陋,没有高薪水……总之,你总是没过几天就闹心了,闪辞了。
你就像一条鱼,一直在海面沉浮,乱扑腾。
你觉得你是在不断地尝新,不断地挑战自己,实际上你是在浪费精力,消耗时间。
频繁地从新起点开始,频繁地从新手做起,碎片化的工作经历没有帮你打磨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你没有对之前的职业经历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梳理,每份工作都做得太过浮躁,所以你那些缺乏沉淀的工作经历对整个个人求职生涯来讲,真的太没营养。
你的能力还不足以在苍茫大海里游刃有余穿梭自如,你甚至还不知道如何独立生存养活自己。
你觉得自己可以乘风破浪,可实际上你只是一条初来匝道,仗着年轻气盛,不怕海深,心比天高的小鱼,经不起风浪,游不了太远,经常拖拖拉拉,挑三拣四,应付了事,时不时还挑剔水温的鱼。
起点的工作一定要高大上才能让整个职业生涯大放异彩么?:
李嘉诚第一份工是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
宗庆后第一份工作是农场挖盐工。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第一份工作是照相。
身家达25亿美元的Dole食品公司董事长大卫·默多克,最初是在一家加油站为汽车更换零部件。
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简单到或许你会不屑一顾。
但就是这样的起点,不同的态度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看看他们之后的人生高度,让太多的人望尘莫及。
从一开始就有一个踏实肯干的态度,脚踏实地地走下去,一步步积累经验,一点点提升自己能力,这样的人就算求职起点低,也会越走越顺。
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其实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积跬步,积小流,至千里,成江海。
还记得前几天,在一则网文留言板上看到应届生一个留言,印象深刻:“明年月薪过万,今年拿下笔译证口译证,是现在的小目标没有跟任何人说,现在在学的课程有,写作课、理财课、平时看一些书关于心理和职场和运营方面的书,感觉时间不够用。”
罗振宇老师在节目中讲了一件真实的事。去年夏天,一位武汉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到罗辑思维实习,被安排到了客服岗位,工作内容就是每天接听电话。
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到企业实习,只做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琐碎工作,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大材小用。
更槽糕的是,由于来电咨询的人以用户为主,许多都是追问:“我买的书为什么还没送到?”
用户焦虑的心情、生硬的语气,不免让从事这份工作的人积压了许多的负能量。
实习期满,这位同学准备回校继续学业。临走那天,在没有任何人要求和监督的情况下,他主动提交了一份总结文档。
他说:“通过这两个月不断地接电话,我整理出了我们公司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客服问题,例如这些问题该怎么去解答,很多话应该怎么沟通效果比较好。我参考其他公司的客服,做了一个梳理,这大概是一份30页文件,希望能对公司日后的客服工作有所帮助。”
罗振宇看到这份文件后,彻底惊呆了,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这位同学绝对是个人才,一定要把他留住。
不是只有坐在课堂里的学习才是学习。
走入社会后,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事,更需要你拿出足够的勇气足够的耐心重新做起。
别那么任性的觉得凡事都应该让自己称心如意后自己才肯去做进一步的努力,摆正心态,沉下心来,完完整整做几件自己在乎的事情,做出个样来给自己的人生加分。
用心对自己,用心对待每一个起点,做一个务实的人,一个踏实努力的人,一个主动成长的人,一个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人,这样的人,运气不会差,人生不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