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如今的麦收已经因为农业机械化变得格外简单。收割一亩小麦仅仅是联合收割机两个来回的事,紧接着玉米播种机播下夏天的种子。麦收简易化,有些让人不可想象。特别是一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专家。
刚与老家通过电话,现在村里的人们都在忙着剜蒜。剜蒜是个技术活,也可以说熟练工种。无论多么美妙的词语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这简直不是人干的活。什么田园风光,诗情画意,都是脱离实际的无病呻吟。
试想三十五六度的高温,这是天气预报的温度。2022年春季基本没有有效降雨,热干风直接送来的是锅炉似的高温蒸烤。
不要说剜蒜机械化,老百姓接受不了它的损伤程度。事实证于雄辩。
还是先科普一下剜蒜的基本流程,蹲着干活,使用蒜别子,剜蒜,割蒜胡子,削蒜杆,装袋,晾晒,无一不是纯体力活。蒜别子,鲁西南的俗称,一种剜蒜的工具,与洛阳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剜与挖尽管有着很相似的解释,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剜深了,需要三两次,直接影响效率,剜浅了 ,大蒜会出现腰折损伤,也就是不能卖了。要的就是一剜到底,一次成功。很好的劳力也不过一天七八分地,这得是很出类拔萃的人物。一般人也就是半亩很不错了。汗珠子摔八瓣,都有些言过其实,汗流浃背,腰酸背痛,腿疼的站不起来才是事实。
金乡大蒜闻名中外。我们老家毗邻金乡,特别是徐寨镇,多年之前重点打造大蒜产区。因为大蒜的产量高,相对于小麦而言,经济价值很可观。但蒜区基本采用的还是人工剜蒜。
2000年前后,我们这里种植面积有些少,人们还是到金乡剜蒜干劳务的多。早上四点半天明,我们村里剜蒜的人要在五点之前到达金乡县司马镇或鸡黍镇大约五十里远的地方,乘坐柴油三轮车,浩浩荡荡,大军开拔似的,怎么也得一个小时的路程吧。晚了找不到活的。与雇主还要讨价还价,商讨具体事宜。雇主也是进行挑选,看着这一车的人员配置,如果纯劳力居多,还可以商量,否则免谈。当然也会出现原路返回的情况。毕竟都是一个村里人,不可能不管不顾的去揽活。总得相互照应着。谈妥了价格,一车人赶到田间地头,开始一天的辛苦劳作。雇主一般会跟在屁股后头,挑三拣四,吹毛求疵,一来生怕剜坏蒜头,影响卖蒜的价格,二则看进度,有干活又快又好的,也有干的不好而且慢吞吞的。怎么说那,什么样的情况都有。我三姐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个别人剜坏了不少蒜,雇主直接把一群人赶走,分文不给。往往一天下来也就是傍晚分钱的时候才能缓解一下劳累。
说到鸡黍镇,现在有个明星,靳东的老家。尽管与剜蒜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还是能有点联系吧。
服务器睡着啦,我差点崩溃啦。什么梗?将就着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