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点呢?热点也就是借势营销中的“势”也就是热点。一般来说,热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预见的热点,比如各种节假日(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固定的赛事活动(奥运会,篮球赛等)等;另一种是不可以预见的热点,比如各种突发事件(某个明星突然上热搜,某个地方突然发生车祸等)。
追热点也有形式,常见的两种借热点的形式为文案(文章)以及图片海报。。除此之外,广告类的可能还会拍摄一些视频广告,策划H5,线下投放,事件策划等,运营类的还会去策划活动。当然,如果是突发性的热点,可能文字和海报会及时。如果是策划活动或者营销案件,则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可能策划案才写好,热点已经结束了。
而且追热点也有一些好处,第一个是风险低,成本低,比如新媒体,活动容易被封,且成本高,而写一篇热点文章,相对来说风险成本都低。第二个是高精准,就是内容角度选对了,吸引的粉丝是精准的,比起利益型的活动不容易掉。第三个就是高打开率,热点都是自带流量,在人们还没厌倦之前,情绪最高涨的时候,打开率更高,讨论度也高。
但是追热点也有一些错误思维,首先三点,第一点是不要去借负面的热点;第二点是不去借有争议的热点;第三点就是不去借天灾人祸型的热点。然后就是最热点的四点注意,第一,为了蹭热点而蹭热点;第二,认为追热点一定要及时;第三,追热点时站队的声音太响亮;第四,认为追热点一定要反转和抖机灵。
分析热点事件也有几点,首先是对事件属性的分析,属性有两种,一是话题性,话题性是不是强,看用户是否能够参与话题,与用户的相关度;二是传播性,传播性要看是否有趣,是不是简单,是否值得分享。其次是影响力的分析,一个事件的影响力,往往体现在2个方面:话题热度和行业相关度。话题热度指的是这件事在多大程度上刷了屏,判断一个话题的热度有很多依据,比如:微信文章10万+,微博上热搜,知乎10K,B站10W弹等等;相关度指的是每件事都有它对应的受众。一件事在你看来是热点,可在别人眼里未必就一定值得关注。
再次是时效性,时效性指的是事件热度会持续对久,我们应当对一件事的“持续时间”有正确的预期。时效性弱就像百度魏则西事件,有持续发酵可能就像“王宝强离婚”事件,话题性强就是说,要给人以讨论的余地。最后是回报率的分析,做任何事都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在追热点的运营中,投入产出比往往体现在:成本,收益和风险。
而追求热点的正确方式有三点:首先,是创意超车,对于很多企业和品牌的追热点策略,并不需要排斥。只是要让用户记住你的品牌,你需要每次都能产出绝妙的创意。通过高水平的创意让用户逐步加深对品牌的认知。这条路,也是杜蕾斯一直在走的;其次是品牌结合,这点老生常谈,不值得详细说。但基本的是,去想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用户想知道什么,热点里的什么点可以和产品相结合。如果找不到,建议不要追;最后是不要战队,很对热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反转,万一站错队了,对品牌的伤害太大。尤其是一些娱乐热点,万一是两方粉丝撕逼,你站了其中一方,另一方大概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粉丝的力量。
这就是我根据老师所讲总结的一个关于如何追热点的文章,其实追热点除了这些,我觉得就是坚持,只有每天坚持才能更好的追到有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