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无用的石头,很容易让人想到《红楼梦》,想到“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的石头。
不消说,这是经由曹老先生披阅和增删出来的,存在于艺术世界中的石头,是个虚无缥缈的玩艺儿。
我说的这块石头则不然。它就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它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于1916年12月23日,摆在前一天自杀服毒自杀的作家杰克·伦敦的墓地上。
两个星期前,杰克和姐姐伊丽沙骑马跨过一个大圆丘,杰克说,我死了,希望你把我骨灰埋在这座小山上。
于是,伊丽沙依照弟弟的遗愿,把骨灰埋在了这里,种上了冬青和石榴。还特意把一块红色的大石头,放在那里。杰克曾经给那块石头,起了个名字:“建筑工人不要的石头”。
不树碑铭,不立塑像,而以一块无用的石头代之。这种祭奠和悼念方式,真够独特的了。
我好胡思乱想,总以为这块石头,凝聚着伊丽沙对杰克·伦敦的一股沉甸甸而又苦涩涩的情思。再武断一点说,这块石头是个隐喻,一个由怜惜和感叹组构成的隐喻。
据我对作家的理解,应该是一块石头,用来构建文学殿堂的石头,而且是块文采斑斓的石头,从而为文学殿堂增添些辉煌。
杰克·伦敦凭借《狼的儿子》,《荒野的呼唤》,《马丁·伊登》等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这些統称为“北方故事”的作品,绝对算得上是块石头,并且算得上不乏文采的石头。
可是,对杰克·伦敦来说,在他的精神追求中,似乎没怎么重视“文学殿堂”,也没怎么重视当好“石头”的职责。他本应该是一块更有价值,更沉实的“石头”。
相比之下,他倾心构建的,倒是另一种殿堂。就在他的小说创作可望出现超越,趋向巅峰的时候,他的兴趣出现了转移,把纸和笔扔到一边,却全力以赴地要为自己建造一座美国最伟大的“皇宫”。
为了使这座他命名为“狼舍”的“皇宫”能久留人间,他要求用大块的红色石头当作建筑材料。而且,石头的每一英寸,都要用水洗过,用钢丝刷子刷过。每层楼都要有两层甚至三层地板。屋顶的檐槽,通入屋内的管道,一律要用铜皮……
呜呼,好一个富丽堂皇的殿堂。
有材料表明,杰克·伦敦的一年稿费收入,大约七万元,而支出却要十万元。他的传记作者欧文·斯通,在《马背上的水手》这本书里,写道:“每月一日,他和伊丽沙坐在餐室角的书桌旁,一同看帐簿,发愁无法弄钱来应付需要。”于是,“他不得不连续生产卖得出去的小说。”欧文·斯通在摇头叹息的同时,特别强调,是“生产”,而不是创作,均属于“没有文学价值的卖文之作”。
可见,杰克·伦敦是以放弃“文学价值”,亦即放弃文学殿堂为的代价,来建筑他的“狼舍”“皇宫”殿堂的。
这代价,是不是有点太沉重,太悲惨了呢。
就在“皇宫”落成的当夜,1913年8月,杰克·伦敦欢欣鼓舞地即将入住梦寐以求的豪华新居的前夕,一场起因不明的大火,在万丈烈焰中,无情地吞噬了“狼舍”,最终把它化为灰烬。金碧辉煌的殿堂 刹那间土崩瓦解,坍塌成了一大堆无用的石头。
面对熊熊大火,幸灾乐祸,太不人道。不过,我倒以为,“狼舍”的毁灭,似乎是冥冥中的天意,在和心里出现“殿堂”错位的杰克·伦敦,开了个大玩笑。当然,这玩笑有点过大,成了惩罚。
此后,用斯通的话说:“他心中有某种东西那一夜被烧光了,永远消灭了。”于是开始无尽无休的酗酒,企图用酒精麻醉自己。1916年11月22日,精神彻底崩溃,于是以服毒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年仅40岁的短暂一生。一颗文学巨星,在冉冉升空时,突然陨落。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感悟,伊丽沙才从那块无用的石头,联想到未尽其才的弟弟。
墓地上那块“建筑工人不用的石头”,好比一部启示录,沉甸甸摆在那里,令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