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派克医生(《少有人走的路 心智成熟的旅程》的作者)对爱的说法,我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真得会爱。对爱人,对子女,对父母,我自己是否真正爱过?是否自己有如同自己认为的那样爱的足够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首先,来至于自己对爱的理解。我先前对爱的认知莫过于与爱人的相守相依,对孩子莫过于细心照顾,对父母莫过于嘘寒问暖。对于三者的情, 我都是真心实意地付出,但是我发现我并没有得到我意想中的反馈。细思才明白,自己对爱了解的太肤浅,所以付出爱的方式是有很大的偏差的。
爱是什么?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它含有这几点内涵:一、当事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一致;二、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三、爱不仅是爱他人, 也是爱自己;四、爱需要真诚付出,需要行动;五、爱是一种意愿,是主动选择,是强烈的内在驱动力。,
爱是促进双方成长,实现自我完善。这一点贯穿爱的始终。很遗憾,我发觉我付出的爱的行为中并没有将双方都纳入成长的范畴,实际情况是,希望对方进步,而把自己完全归入需要进步的局外人。这一点最是无用功, 明明在付出爱的过程中,要实现的是自己的完善,而我却期待对方上进‘、懂事’、改变。作用力完全用错了对象。
爱是自己的本我与真我对爱的行为感知一样。这有几个词与爱相关,却很容易在自己心中形成两个不同的行为。比如'了解‘, 对自己爱人的了解,会有多深刻和全面呢?我问我自己, 其实并不能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即便大家一起生活了 十几年了,自己都不敢说对爱人真得很了解, 明明很爱,却不能给这个爱打十分,为什么呢?困为本我对了解是表面的,而真我对了解却是固执的,没有温婉应变。如果爱的不够,就不会下力气去观察,去发现,去深入地沟通,去分析差异的原因,去理解,去付出。爱得太浅,怎会深刻全面了解爱人呢?比如“尊重”,对自己孩子的尊重,会做到几分呢?对于自己的子女,本我认为他们也需要被听见,真我认为他们就是要听从父母的建议。自己有比小孩子多几十年的人生经验,有过自己的人生总结,自己给出的一定是最周全的。可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和基于此做得选择。自己却枉顾孩子的爱,践踏尊重而不自知。一次次的爱,一次次的伤害, 不是吗?
爱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持有耐心是一个人拥有爱心的一个很大的指标。夫妻之间的扶持不会因一方的伤残而中止;这让我想起结婚仪式中那句誓词,你是否无论对方生老病死,还依然爱着对方?先前都觉得是一句台词而已,如今看来这句誓词绝不是一句儿戏,它在烤问双方的心智,是否真得可以做到一直地爱着?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会不会因为小时候可爱而多爱一点,稍长大一点的调皮而少付出一分爱呢?会不会因为生出缺陷的孩子而抛弃或是不顾他们呢?在十多年的康复日子里,是否可以一以贯之的付出自己的爱呢?是不是会成绩好时爱多,成绩不好时爱少呢?
爱不仅是爱他们,也是爱自己。爱不是委屈自己,不是只有一方的付出和牺牲。在付出爱的过程中, 自己也需要关照自己,关照那个一直付出,明明辛苦,却不愿停下来的自己。特别是在家主持 家庭事务的自己。常常是这样的工作流程,早七点的早餐,接着早八点的家务劳动(各种收拾,打扫,擦洗,更换,晾晒),再开始中晚餐的采购,回到家旋即进入烹煮,喂孩子,再收拾,陪玩,陪睡循环,直到入睡, 都没有时间停下来给到自己放空,想想此时那刻自己的内心感受。
爱是真诚的付出, 需要行动。这一点在吃喝拉撒上很容易做到,进一步到陪伴上却有点难。和爱人面对矛盾时的语言的克制,是否能做到?陪爱人去一个他(她)想去的地方,而你并不愿意去的地方,是否你能记得陪的初心,一如继往的拥有好情绪?陪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一个他喜欢玩的简单又简单的游戏,讲他喜欢听的故事一遍又一遍,是否我们在重复N次后还拥有第一次时的那份心情?教父母使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聊天的功能,是否可以保持平静而又温和的态度一如他们第一次的问助?我发现我自己对他们的爱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付出的是真爱吗?
爱是一种意愿, 是主动的选择。我体会爱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接纳。说责任便有了一些不得不的成份,一份被动的意味就引发出来。而接纳是主动的包容和承担,即是自己的意愿,便与悔少了联系。我常常认为自己少了那份百分百的爱的主动。少了那份热忱和激情,以至于爱不能突破,进入不了自己向往的爱的状态。
几条比对下来, 我真得不太懂爱,在生活中还需要细体会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