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奇妙,许多问题只能从历史和过往中寻找答案。很多事情没有什么定性,几年来强烈的求知欲盖过改变的不适。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开始和孩子,最重要的是和内在的自己一起,走上成长的路。无论别人眼里高大上或者疯狂或者物超所值都是过往风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多丽丝.莱辛在《天黑前的夏天》里写着:关键不是人们如何改变,他们自己不会改变;你变了是因为有些关口不闯不行,闯过之后便发觉自己变了。嘻嘻嘻嘻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对此,深有体会。我在心里赌定如果多丽丝莱辛奶奶活着,肯定会对我觉得有点做作的人生晕菜谈什么空性观心要吐血,或者她老人家会轻笑一撇,对她这样思想深邃哲思满满的智慧女性而言,那些想当然,所谓*正统和谐*的想法是无聊透顶的无聊透顶吧。
儿子们开学以后,开始看见自己的不安于闲的一面。两个声音都是同时并存的,就如同想到说当你开始认同并接纳爱与恨同时存在时,一个人的情感才是成熟且平衡的。在一起时尽量觉知自己,放松与看见美好的瞬间。或许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后期的渲染,尽量看见眼前的美好并放空资讯的干扰。我自认自己尚有惊人旺盛体力和未有包装的天赋,尽管未曾绽放但我如此坚信,她存在于我持久且弥漫周身的孜孜不倦,可于今日此时,在偌大的三居室里,不得不面对如何接茬日常里产生的疲惫。
有个姐姐告诉我说:接纳充电的时间。好吧,我拐过头来再次审视自己,是否两个生命中的小鲜肉要渐渐离开,我已需要考虑如何调头生命的罗盘方向还要给自己面子说是华丽转身?故作潇洒状的我,能想到成年后的儿子不喜欢母亲的邋遢和封闭,倘若或许鲜艳动人,依然他们亦是不喜。算了,还是如何说服自己无怨无悔来得容易些。
每一寸流失的青春岁月里,我已于昨天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24小时之后徒然再感他笔下的暗流涌动,充斥了我六根感官。
静静地,看着风刮过窗外的河面。层层叠叠的细波一路向前,是春水的节奏么,看着看着就这样充斥处于矛盾、冲突、和谐、共生中的一天,过去了,心中渐渐开始活跃一个少年派,就这样看似安静的存在,那里镌刻行云如流水般的梦想,毕竟不想把自己丢在岔路口。
安静的生长在夏天,如一朵花,只是开放或者凋零。没有因为没有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