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无义战,但春秋有能人。吴越争霸是一段人们熟知也喜欢的历史。吴王阖闾夫差父子轮番对勾践,却双双落败,除了性格眼界上的差异,感觉更是身边大臣之间的区别。
壹
先看吴国辅臣伍子胥跟伯嚭。
他们都来自楚国,父祖辈都是楚国官员,他们均为官二代或官N代;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死,伯嚭的父亲楚国大夫卻宛被令尹子常攻杀,都与楚王有血仇;两个人都是出将入相的材料,都曾跟随吴王阖闾攻入楚国都城郢,都是掘棺鞭尸的参与者;吴王阖闾受伤不治身亡,两人继而辅佐继位的夫差,均是两朝元老。
再看越国辅臣文种跟范蠡
文种跟范蠡也是来自楚国。两人均有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之才。
文种春秋末期楚之郢(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曾出七计给勾践,结果用其三而灭吴。勾践战败,文种卑躬谦辞以求赦免,虽武子胥反对,却反对无效。使勾践得以存留。后来勾践去吴为奴,他主持越国政。
范蠡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范蠡的情商太高,在勾践入吴为奴的那段时间,他跟随勾践去做了随身奴隶。这给了君臣更多相互了解的时间。
陪在主公身边,要安全很多。不用担心被猜忌,不用担心明箭暗箭流言蜚语。
贰
武子胥在吴王阖闾还是公子光的时候,就献上勇士专诸击杀前任吴王僚,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而且始终鞍前马后忠心耿耿。
夫差继位后,他依然继续保持对吴的忠诚。孙武死后,他成为吴国实际上的军事负责人。这给他更多了解环境的可能,也给他认识越国真实的危险机会。他认为越国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对吴王夫差争霸中原的做法不以为然。
认识的差异是导致君臣分裂的根本原因。
伯嚭从楚国逃到吴,也经历了艰难困苦。正是这些经历给了伯嚭更多的思考:舒适惬意的生活才是硬道理。对于未来,对国家,那是在我得到之后的事情。他不论什么钱都收,也都敢收。官至太宰,他对同乡武子胥的各种排斥、诋毁乃至后来的陷害,应该是争权邀宠所导致。毕竟权力意味着更多舒适惬意的生活。
文种
越王勾践兵败于吴时,文种奉勾践之命赴吴议和。勾践夫妇偕大夫范蠡质于吴,文种主持国政并向勾践献灭吴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七条计策只用了三条就灭了吴国。
范蠡的出身决定了他的思路,不会强出头,他的学识决定了他的处事,不能张扬。
叁
武子胥被自杀。
伍子胥越到后来跟夫差之间的矛盾越大。夫差想的是争霸中原,伍子胥想的是消除后患;夫差想的是臣服诸侯匡抚周室,伍子胥想的是攘外必先安内。
最终,外有越国火上浇油,内有伯嚭扇阴风,尖锐的矛盾爆发,只有一个能留下:吴王赐给他的属镂之剑。临死伍子胥都不服气,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东门楼子上,看着越国打进来……
伯嚭被勾践杀掉。
一个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一切的人,绝对不会忠于君王忠于国家。留着他,只有一种可能:将来给王位或国家带来隐患。尽管排挤掉伍子胥,尽管暂时获得巨大利益,但伯嚭也失去了赖以获取得益的资本,成了一个无处逃遁的丧家之犬,被处死已是必然。
文种被勾践杀掉
文种死的有些冤枉,也是必然。范蠡悄悄滴走了,留下功劳最大的他成为众矢之的。也许他懂得鸟尽弓藏的道理,只是有点眷恋位子;也许他心里还有未竟的事业,但一切都不重要了。在被人搞法谋反之后,不用坐实,就丢了卿卿性命。
实际上勾践与文种之间也存在着理念不同。这才是君臣的根本冲突。
范蠡走了,走的干净利索。
据说范蠡的师傅是计然,计然的师傅是老子李聃,范蠡绝对得了道家的真传。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到齐国,成为富商,甚至齐国聘他做总理,这份荣耀放到别人身上恐怕连脚都挪不开。但范蠡就是范蠡,挂印散财,轻轻地闪身。
到陶地,物流中心,又成为巨富。除了运气,一定是智慧在起作用。
吴越争霸时的四大谋臣,三个未得善终,唯独范蠡,寿终正寝。仅仅如此还不显范蠡过人之处,三徙而皆富,成为道商之鼻祖。
纵观全部国史,没有人能出范蠡之右。只有一个张良,但张良还没有离职经商又取得巨大成功的后来。
所以,范蠡不愧是中国谋臣第一人!
伍子胥、嚭、文种跟范蠡是同时代的四位权谋人物,同为重要辅臣,他们经历不同,所处阵营不同,对君王的认识程度不同,结果更是天差地别。不同可以成就差异,相同也可能结出不同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