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醒来,翻开手机,打开微博热搜,“热干面醒了”的话题赫然前列。我想起前一段确诊日增上千的恐怖人数,想到志愿支援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的艰苦卓绝,也想到停工宅家的朋友们和进行网上教学的师生……想到全国人民为抗击疫情付出如此深重代价,我想这一切终究是值得的。
(一)身先士卒,逆行而上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越是在这样的特殊时刻,越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新型肺炎最初的“小汤山”,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妻子也因身处前线而遭遇感染,他依然身先士卒、坚持奋战。当被问及自己的病情时,他总显得豁达,不多言便迈着蹒跚的步子,继续坚守在病房,与同事们一同与病毒作战。
耄耋之年,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临危受命,奔赴抗击病毒最前线,为打胜抗疫战服下定心丸。“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各地医疗人员在请愿书上留下一个个指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逆着人流,驰援武汉。
(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一点一滴的捐赠,融汇出绵长的暖流。
当疫情席卷而来,口罩、消毒液乃至食物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一时被抢购乃至脱销。许多爱心人士却毅然将手里的物资捐赠,不求回报亦不留名。更有非重灾疫区将并不充足的医疗物资送至湖北。在这个冬日,仅山东就向湖北捐赠蔬菜水果超过2300吨,其他地区也纷纷支援。
同胞之外,也有许多国家地区对中国伸出援手。有巴基斯坦全国征集医疗物资驰援我国堪称“巴铁”,有日本支援百万口罩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感动,更有有来自伊朗、塞尔维亚、韩国、意大利等二十一个国家的援助。
捐赠有价,情义无价,患难见真情。这些来自不同群体、地域的帮助,为抗击疫情融聚了难得的温暖与力量。
(三)守望相助,攻克时艰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当我国疫情已被控制住时,对同样疫情肆虐的欧美伸出援助之手,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对民众的声泪俱下,是意大利成为欧洲重灾区累计确诊超六万。面对多国的求助,中方毫不含糊,紧急前赴救灾。后组织“一省援一国“的方法,为抗击疫情工作做出卓绝贡献。
相比欧盟的自顾不暇与美国的事不关己,中国的飞速驰援显得尤为可贵。
待黎明破晓,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时,你我携手,相视一笑,看那人声鼎沸,樱花怒放,笑声遍布山川。
“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慢慢融化,春雷定会滚滚到来。“
——汪国真《只要明天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