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梦到考试挂科需要延期毕业突然惊醒,冒出一身冷汗。
学业成绩真的那么重要吗?好像也并没有,但是我更愿意做好。
总对自己说,我教书不只是为了培养师生感情,更不只是获得学生的赞许。这些只是完成教育任务的自然产物或者检测标准而已。始终坚信自己不是因为无路可走才做老师,并不是像鸡汤文说的,“一个优秀的人不论在哪里做什么都可以做得好”(让库里打羽毛球,让林丹去打篮球,告诉他们“只要努力就能做得出色”真不是搞笑么),而是优秀的人往往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做好。
努力变得更加优质,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变得优质,而是已经习惯去做一个优质的人,一个无法忍受不高效利用时间的完美主义者,一个不甘愿接受权威,能理性的享受自己思维激荡的灵魂自由者,一个骨子里看到好的设计或完美体验就感到舒服的偏执狂,到了这一步,已经无所谓优质或更优秀。
大学军训时发现自己的分数是全学院第一,超了录取分数线五十多分,而身边的人几乎都是被调剂来的,分数很低。老师上课也仅仅停留在教单词翻译课文的水平,于是心高气傲的我开始逃课,去图书馆看书,只有思修课会雷打不动地去听。大学时期最值得骄傲的好习惯也是这时候培养的:上学日从不睡懒觉,每天五点多起床,五点半左右准时去图书馆前的小树林晨读。从New Yorker读到The Economist,从VOA Special,Standard听到BBC,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没去上课也没有失去什么,比起循规蹈矩去上课却只会低头玩手机的人,我至少学到了真正的知识。期末考试前花一晚复习了美国文学选读,第二天在考场里此起彼伏翻书看小抄的声音里安慰自己不要慌,坚强地答完了题,最后以97分的成绩拿到了专业第一(王文老师不愧是院长,太有眼光了!),秒了一众渣渣,简直不要太爽。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突发奇想报考了BEC剑桥商务英语,于是更加有了借口可以名正言顺的逃课去看书。花了一千多大洋买的正版教材和真题一遍都没看完就去考试,没想再通过率奇低的152考区拿到了B,不服气地想要是认真准备的话完全可以拿A啊。因为只是B,傲娇的我到现在都不愿意去领成绩通知书。
想起来大三英国文学史挂科那是我学生生涯当中第一次有被击败的感觉(不过不是最后一次)。因为老师讲得太慢我把自己的书单拿给老师看,并申请不上课自己读书,被批准。期末考试自认为论述题会相当出色,不料出成绩时看到教务系统里赫然显示着“英国文学史 56 不合格 未通过”。联系老师,她说我的考勤是0,似乎已然忘记对我不上课的特许;去教务处申诉,却被教学秘书驳回。如果学分修不够就要延期毕业,自尊心不容许我接受这种事情,对父母来说也会是晴天霹雳,于是我就更加努力。
清晨,我经常是第一个站在食堂门口的人。那个时候食堂往往还没有开门,我就站在门口看书。我也经常是第一个站在文渊楼自习教室门口的人;门没开,我就站在路灯下看书。我逼着自己做到了完全没有娱乐,所有一切时间用来学习。期末考试考完回家,我妈说我看上去就像个流浪汉似的。我第一次觉得我用尽全力了。更可怕的是,我内心里隐隐觉得这似乎还是不够。因为我根本没有找到中学里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
果然。在这样的努力了一年之后,我在我们班的综合评估排名第16。我们班31个人,换句话说,我是名副其实的中流水平。然而问题是,综合评估里增加了很多诸如班干部/运动会/合唱/等等等等和学习没有一毛钱关系的事儿,要是只考虑学习,我连前20都进不了。更令人沮丧的是,打开我的成绩单,有一个明显的规律:高数、高英、项目翻译、篇章翻译……凡是和专业相关的课程我基本上小于等于80分;视听说、心理学、资本论、哲学与宗教、西方社会思潮评析……凡是和专业无关的课程我基本大于等于95分。
结论很明确:从传统意义上讲,我根本不是一个优秀的英专生。
但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很差劲的人。
其实我真正对“优秀”二字有概念是很晚的事情。
小学的时候,学习不错,偶有意外但几乎每次都是第一,很少失手过。除了写作业每天就知道傻玩,对任何事都不上心。到了六年级,在理智上理解有升学压力这回事儿,但是情感上和实际行动上仍然傻呵呵的该干嘛干嘛。
而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知道小升初考试成绩那一天,结束了。我仍然记得十年前那一幕。妈妈告诉我,你数学77,语文74,总成绩151,英语很高但不计入总分。我现在都记得自己呆若木鸡噤若寒蝉的样子。我脑子并不能完全理解发生了什么。因为之前的生活,往往是没有后果的,或者说没有什么不可逆的后果。爸妈生气了,只要我认错,一天之内就过去了;在学校惹麻烦,被老师骂,也难过不了几天;某一次某一科没考好,总有下一次考试,下一次考好了,就没人管你之前考的好不好。总之,生活好像不需要我为我的行为负担什么责任,绝大多数时候由着性子来就挺好。
直到这一次。成绩这么差基本就是升学最不好的班级(在当时幼小的心灵里这是极端糟糕的事情)。而我第一次发现,这件事好像是不可逆的:后果很严重,但是还没有什么办法补救……换句话说,我必须要承担我自己行为的后果了。那次对我打击很大。除了后悔,我觉得害怕,觉得无助,觉得不知所措。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经历。那是我第一次把自己的行为和自己要承受的后果联系起来。后来侥幸进了学校最好的班。但这件事给我造成了足够大的震动。
上初中后,我第一次开始认真学习了(是的之前都是玩玩)。在初一期末考试中我考了全年级第一。用老妈的话讲,叫做差点没考上的人能考前十名,我们知足啦……
大学里除了读书最大的兴趣就是锻炼身体啦。听着酷玩的Charlie Brown,听着“We’ll be glowing in the dark”,就感觉自己在黑夜中闪闪发光,可以一直一直跑下去。当我顶着湿冷的寒风一个人奔跑在田径场上的时候,那感受很难用舒服或者享受来形容。坚持每天都跑10000米,那种满足感和自豪感,却又让人上瘾。额外福利呢,就是长高了2厘米。
毕业后误打误撞做了老师。并不是最想要从事的职业却依然想要做到最好。多读书看报,看电影,听音乐,保持好奇心。现在虽不如初中时候读书多,但是基本可以保证一个星期一本,内容各异,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到川端康成的《雪国》,从《沉思录》到《夜访吸血鬼》。每日查寝结束回到宿舍会写反思写计划,坚持看BBC纪录片,听演讲练习听译。(话说读书也没啥用啊,因为变得过分理性,有时朋友和同事还觉得我怎么越来越难相处了……)
至于坚持的原因,不想急功近利地用它来谋利,也不认为完成它就能获取精神上的快感、灵魂的升华,却更坚定不会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放弃这个兴趣点。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是井底之蛙,但是我们可以时常换个井看看。最可怕的不是我们的看法有局限,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如何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而少被自己的局限性所局限呢?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因为我们看这个世界的唯一视角,就是自己的主观视角。怎么办?多学习,会让自己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原本你觉得自己很懂的地方发现山外有山,原本你认为很简单的东西发现在别人手里可以别有洞天,原本你深信不疑的理念发现其实并不一定是绝对真理,原本你不屑一顾的理论发现其实自己的不屑其实来源于不理解……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会让人变得更谦逊。不是在遇到优秀的人的时候肯学习,而是在任何时候都如履薄冰一般不敢对事情随意下结论,因为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有了对世界的多样性的敬畏,有了对自己的局限性的认知,接受不同角度的观点就少了一些障碍,换井观天的意愿就会强很多。虽然终究我们还是只能看到自己头顶那一小片天,但是至少在我们心里可以装得下那些看不到的天。
有的时候,Good is the enemy of great(好是卓越的敌人)。手里已经有了什么,就容易被牵绊,就容易患得患失。去够更高的果子,肯定有风险。而没有风险却又高回报的路,哪里存在啊?
英雄史诗般的好莱坞爆炸大片、屌丝逆袭高富帅的都市情感剧、上山屠蛟龙,下海擒猛蛟的武侠小说,个中的套路,都是主角无比专一的眼神,他们之所以行,是因为他们足够专一。
NEVER give up on yourself!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这样“自暴自弃”的时候呢。还记得刚开始学听译,觉得好难,学不下去,干脆放弃了吧。给自己规定每天背一段Bacon’s Essays,有两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太多落下了,干脆就不背了吧。“既然有这样坏的趋势,何不顺心让自己爽一点,就这么坏下去。”这是人在遇到困难或者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的一种想法。“自暴自弃”,有时候是“持之以恒”最大的敌人。不需要对自己要求过于严苛,听译好难,那就慢慢学不着急;今天落下没背,之后继续背,总有一天能背完。曾经也因为这样的经历好多事情都做不完,后来仔细想想都是这种心理作祟。
曾经在学生(非本班)的作文里都出现了“可是我不想做一个书呆子”“成绩好的也只会读书,可是我还有更多的梦想”“我觉得我的生活不能让学习占据了全部”这样的话。看得我又好气又好笑。因为写这种话的学生,几乎根本连学习的边都沾不上,整天没有一点学习的干劲,说白了,就是来混日子的,却已经觉得“不能让学习占据全部了”。
犹记得当年的政治老师说,我们在人生发展的路途中,会变成各式各样的人,但这其中有一种发展结局叫做真正的庸者。
当我撕碎所谓平安喜乐的借口,自己的懦弱无知暴露无遗。
我不想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真的真的要努力起来,不然我连说平凡可贵的资本都没有。
还想说,好的改变,永远都不晚;对自己,也对亲爱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