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控力》的初衷是自己自控力并不强,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拖延现象。
最初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抱有很大期待,许是因为书名《自控力》三个字有些许呆板无趣,仿佛又是那种常见的、譬如坚持、自律、学会控制情绪、情绪不佳时学会冷静30s等等类似的观点,所以在我潜意识里,也没有很期待因为一本书让自己发生多大改变。
刚刚开始读的时候,也的确被前半部分的理论性知识有些许劝退的念头,但转念一想:如果我连这本讲自控力的书都不能读完,那么我的自控力是不是太差了呢?自控力差的人在工作生活中又能有什么出色表现?所以也感谢我自己的这个想法,让我能够继续读下去。
读下去后,发现自己渐渐书里面的案例和观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但是由于写作环境和背景的缘由,由于个体差异性,可能有些案例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经历,但是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找到类似佐证理论的案例。
纵观全书,自控力的秘诀,最主要的几个字就是:集中注意力。联想到曾经听过一个老师也这样讲: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只关注“集中注意力”这几个字,仿佛很难让我们的大脑打开更多的思路。
那不妨设想下日常一些常见的情形:
跑步回来的路上,被烧烤摊吸引了注意力,这时候就忘记了自己减肥的初衷;
打开一些网站本来是想搜索一个重要的内容,结果在推荐页里发现了一个吸引眼球的新闻标题,是不是就会想“我先点进去看看这个是什么”,看完后又发现了另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等反应过来时候发现,不知不觉过去了很久;
刷微博、刷短视频为什么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重要的事要做,而是被它们吸引了注意力,最后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
有些事情在我们心里认为是“错误的、不该去做的”,但是我们还是会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被吸走注意力,不知不觉陷入进去。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的情形,或许在上述的例子中没有你的影子,但是在生活中其他方面或许也存在,比如“想戒烟的人面对香烟的吸引、以及一些有赌徒思维的人认为自己迟早会赢”也属于类似的情形。
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此太过焦虑,或是埋怨自己。因为在本书中,讲到很多关于人类共性的案例,对人的情绪和欲望在心理和生理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我们能够分得清哪些是因为诱惑产生的渴望,哪些才是心底里真正自己想要的。
书中讲解了大脑前额皮质分成了三个区域,都有各自的职能,各个部位是怎样控制人的情绪和欲望的,在诸多因素中,饮食、睡眠、运动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分析了作为人的共性,及最后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欲望,更好的接纳自己才能更好的自控。
书中分析了在多种情形下大脑内区域发生的变化,所以本书不仅作为生活工作增强自控力的指南,还可以作为一门“让大脑健康”的课程。掌握了自身的意志力,自控力越强,我们大脑也就越健康。
在得到上有一门课程是《给忙碌者的大脑健康课》,而本书中提到的很多观点也都涵盖了这门课程的内容。所以或许在基金股票的市场你无法控制盈亏,但是你读了这一本书,就等于学了两门课,稳赚不亏。
对于本书所讲的内容,我想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总结,针对“自控力”这个概念,来进行一个大致的归纳:
1 目标清晰:三思而后行
2 物极必反:欲望双刃性
3 一种幻觉:大脑会撒谎
4 反向思维:打不过就加入
01
目标清晰:三思而后行
关键词:“我要做、我想要、我不要”
“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话,在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会陷入“渴望和诱惑”之中而不自知,就像前面的例子那样。
在书中讲到:自知之明是自控的基础,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存在问题,是自控的关键。
要有自我意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心底里想做什么,我不想做的是什么。
从自身角度出发,认真去思考这几点尤为重要,因为意志力就是驾驭“我要做、我想要、我不要”这三种力量。
注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提高注意力,作者提到我们可以率先实施的方案就是:冥想(开始时候尝试从每天三五分钟做起),深呼吸(一分钟呼吸4次的频率,不要憋气),反复做几次之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焦虑情绪得到一些缓解。
冥想可以让大脑内控制注意力、排除干扰、控制冲动的区域增加很多类神经元。让更多血液流进前额皮质。
02
物极必反:欲望双刃性
关键词:讽刺性反弹、张弛有度
日常可能的误区:认为自控就是要从根本来压制自己的欲望,完全控制那些“错的”行为,一旦失败,就会认为还是自己不够自律,对自己不够“狠”。
其实,像这样“一刀切”的思维模式会带来很多问题,减肥的人越是控制自己对食物的欲望,他对食物的欲望反而越强烈。
在书中提到将这种现象称为:讽刺性反弹。越是想避开什么,脑海里越是充斥着什么。
其实,我们的大脑、意志力都像肌肉一样有限度,你如果无限的压榨它,不注意张弛有度,它也会产生逆反的心理。比如我们长期都在坚持一件事,即使很累还是在坚持,但是某天突然想放松一下,结果放松后想再拾起,就变得尤为困难。
在书中还提到:善行之后会有恶行,一个人心里想要节约能源,但是当他为节约能源花了钱了,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可以浪费一些;一个人做了慈善的事情,就认为放纵一下自己也没关系。
这在书中提到的概念为:道德许可。由于过去善行而感觉良好,就会让后期的放纵有了合理的借口。善行让自己潜意识认为自己已经行善了了,那么放纵一下也没关系吧~
所以,适度的压力和适度的自控都是很好的,但是要掌握一个度,而不是严苛到极端。
如果人失去了欲望,那么人会沮丧;如果没有恐惧,人就没办法在遇到危险时保护自己。毕竟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是需要人类的原始本能发挥作用,支撑我们的生活。
03
一种幻觉:大脑会撒谎
关键词:把渴望当幸福、向明天赊账
今天累了,所以一部分事情可以先不做,留到明天再做,结果到了第二天,发现自己还是没时间做,那么,再拖一天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大脑会撒谎,会欺骗我们。
在幻想未来的自己,人总是倾向于理想化,认为自己到那个时候就一定会按照自己的预想来做事。因为“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在看未来的那个自己,与看待一个陌生人大脑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样的。
例如:在看影视剧或是别人的故事、或是一些逻辑性强的推理故事,我们很容易找到bug,认为如果自己身处其中,一定会发现那些,一定会比故事中的人做得更好,但是当自己真正身在其中时,并不一定会找到,也未必比故事中的人做得更好。
人的一个特点就是,总是倾向于对他人比较严格,而对自己会感觉良好,所以就倾向于原谅。
人总是会对理想的世界理想的自己做出错误的预估。所以我们在预估未来的自己时,总是倾向于乐观。而在计划实行的时候,往往很难真正达到。我们觉得今天不会做的事。明天一定会做,所以“今天的自己”会暂时放弃,向明天赊账。
我们要区分心底的渴望和真正的快乐。
多巴胺很多时候刺激只是我们的欲望和渴望,想让大脑及时行乐,但这不是我们心底真正的快乐,这也是大脑的一种欺骗。让我们把渴望当幸福。
而真正的快乐,可以概括为是坚持之后的“满足感”。做一些对我们眼前来说比较“困难的事”,不懈努力,到最终目标达成后的满足感。
人是多个自我的混合体,大脑里有两个自我,一个肆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克服冲动、深谋远虑。意志力就是两个自我的对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让我们的身体学会适当的背叛大脑。清晨醒来,大脑想要赖床,但是手脚可以忽视大脑的指令,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趁着大脑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已经站在洗手台前,并对大脑说:“你想赖就赖吧,我先走一步”。
大脑在表达欲望的指令时,会说“我想……”自己的身体要学会反抗,并对大脑说“不,你不想……”
04
反向思维:打不过就加入
关键词: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接纳自己
遇到对自己有诱惑力的东西,不要总想着“我不要这样”,可以换个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我要怎样”,以我想要怎样来自控,可能比一味地“强迫”自己拒绝眼前的诱惑,会更有效一些。
也就是说,“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以此强化确定自己的目标,也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遇到诱惑的时候,想如果没有拒绝诱惑,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拒绝了诱惑,我们又会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自己也会有生活中无法掌控的感觉,在本书中提到的实验案例是“白熊”,简单介绍下这个实验就是“让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谁都不要去想白熊,但是大家偏偏都会不自觉的去想白熊,或是和白熊相关的事物”。这种现象正如我们失眠的时候,可能会胡思乱想,我们想抑制自己的想法,结果反而是我们越抑制它,它就越强烈。而冥想和深呼吸,在这时候也有失灵的可能性,越是想入睡却发现自己越清醒。
所以这时不妨试着接受它,正视自己的内心,或者也可以适当告诉自己“那又如何”,通过这种心态,不去对抗焦虑,可能焦虑就会自然离去,有效终结我们内心的挣扎。
如果无法完全摆脱想法和诱惑,也要学会合理地包容它们。学会接纳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是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学会正视并接纳自己的欲望,自控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自控力方法与自测
训练自控力的方法总结:
1、冥想 2、深呼吸 3、良好的睡眠
4、科学饮食(在我前面提到的另一门课程《给忙碌着的大脑健康课》里面有提到相关食谱)
5、靠近意志力强的人、接触好习惯的人会更好地督促自己
最后,分享在书中提到对我自己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在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对自己说,“先做5分钟就好,只认认真真做5分钟就好。”现实真正实施的时候,绝对不止5分钟。
验证自己自控力变化的方式:
1、遇到常见的一件“麻烦事”的时候,记录下自己此刻的感受,并有意识的改变它,等到再次遇到的时候,再记录感受并有意识的改变,多施行几次,把这几次的感受拿来对比,就会发现自己自控力得到了提升。
2、测量心率变异度,在一件事前后将自己的心率记录下来,并记下来它恢复正常花了多少时间。以此督促自己进步。
新宇:
“百日共读计划”二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