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技术,给效率插上翅膀(1911-1920)
一、福特之路----福特。亨利.福特创造了20世纪的第一个管理奇迹---福特工厂。他通过创造大规模生产及生产线,在全新的规模上建设制造产能,以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工厂也越变越大。这些新的工业巨兽的出现,靠的不单是规模,而是按新的方式组织工作---“活动生产线”,让这些日益庞大的工厂在规模和产能上实现了匹配。这种活动装配线的第一步就是把工作送到人面前,而不是人去找工作。第二是工人绝不弯腰。装配线简单而明确,消除了传统制造法中许多低效环节。结果装配线发挥了巨大作用,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据估计,福特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倍。
二、T型汽车与成本优势(福特)。 完成了巨大飞跃的福特继续前进了。福特狂热的愿景,伟大的想法,就是他公司的竞争优势。1909年,拥有公司58%股份的福特在一片反对声中一意孤行宣布只生产一种T型车,福特宣称,这种不起眼的能改变千百万人生活的福特车能带你去任何地方。愿景变成了现实。第一年就卖出了17000辆,创下惊人纪录。到T型车面试的第19年,福特车占了全世界汽车总产量的一半。
福特惊人的成功背后秘诀,一是产品的精确定位。福特想要设计出一辆属于普通大众的汽车,它必须是普通人买得起。二是投入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最求更低廉的生产成本。泰勒是从任务入手,福特则是从成本入手。三是“自给自足”,减少中间环节,垂直整合。从原材料到成品,自己生产。这是控制狂的终极手段,实际却很难行得通。
三、A.F,福特纪年与与效率之思。福特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就,创造出了影响深远的产品,使得他誉满全球。赫胥黎在《美丽世界》中,把新纪元定义为“A.F”,也就是“福特之后(After Ford)”意思。福特改变了社会,他是机器时代的主要奠基人,装配生产线成了当时主流的企业形象。
泰勒的管理思想和福特的实践领域催生了大量的仿效者和追随者。成绩突出的有两组:一是吉尔布雷斯夫妇,他两把生命都奉献给了效率运动。在《疲劳研究中》中,他们写道:不管我们对幸福的定义有多大的不同,生活德牧的就是找到幸福。布兰克.吉尔布雷斯过世后,妻子莉莲.吉尔布雷斯继续丈夫的事业,最后达到“有能力担任美国总统的十二位杰出女性”之列。二是松夏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他创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他提出“成功的产品就是比对手的质量好三成,价格便宜三成”的著名理论。松下幸之助与亨利.福特之间最关键的区别是,松下看出了商业中强大的道德伦理元素---公司不是单纯的生产工具,还是社会和个人福祉的载体。按说,“要认识到我们身为宫野家的责任,通过商业活动,将自己投身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中,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