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是诸多国内企业的梦想归宿,然而许多企业家对其认识却往往浮于表面,例如将自己企业与同行业已上市公司的业绩等指标,就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冲上市。殊不知A股上市真的没有那么简单,而上市不成拖跨企业的现象也在所多有。有鉴于此,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感谢春晖投行在线、投行泰山的无私总结分享,遂成此文,以待有缘。
1、上市本质:能够将企业未来的预期利润变成现在的资产(而且还赋予了流通性)
* 由此引发反身性(竞争优势:如佰利联吃龙蟒钛业,而17年半年报90%合并后企业利润来自于龙蟒钛业)
2、故在中国是极度的稀缺资源(全国仅仅3千多家、民企更少)(美国可上可下则稀缺性明显降低)
3、故上市规则服从的是经济学------稀缺=选择=区别对待=歧视
歧视不可避免,那么核心就转到了另外两个问题上?谁来歧视、谁来承担歧视的后果。
4、三大审核理念:实质性审核、风险导向审核、多因素综合考量
5、导致以财务审核为IPO审核的核心:(非财务部分依然遵循上述三大审核理念)
* 实质性判断:好企业,最关键的是经营问题,而财务事项是经营的集中反映(通用语言)。因此,申报材料一定要将企业的商业模式(包括产供销模式)描述清楚,方便审核方在此基础上理解财务数据,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合理性
* 风险导向:防止财务粉饰和舞弊和上市后业绩变脸,审核方会适用分析性审核的方法,考虑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计信息与相关非会计信息的关系;企业与价值网的关系、企业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关系,运用各种方法发现一切可能的问题和疑点。
* 多因素综合考量:发行人大多数事项都与财务问题相关或者与财务问题相互影响:要么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要么可能构成财务操纵的疑点 ,要么不利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要么揭示企业内控方面的薄弱环节。
6、IPO财务审核的四轮驱动模型:
* 块头:具备一定的净利润规模块头
* 增长:业绩体现成长性,至少不能下滑
* 实在:防范财务操纵,保证盈利的真实性
* 持续:减少影响持续盈利的不确定性事项
7、结论:必须告诉大家(且经的起看)自己真的是好企业。
上市成本:
1、时间机会成本
* 绑住手脚(靠内生发展、商业模式不宜迭代甚至更新)
2、规范成本
3、客户、渠道的损耗(配合审核)
* 事前审核,对供应商、采购商的核查越来越繁琐
* 为了防止利用关联方输送利润,设计假的真交易,要求对客户股权结构、关联关系的详尽核查可能让客户反感,特别是海外客户更是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