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的构筑,空间的诗感”,这是 2016 年台湾建筑奖评审团对毓绣美术馆的赞语。
由台湾中生代重要建筑师建筑师廖伟立设计,毓绣美术馆于三项评选指标:一. 作品原创性或社会性;二. 建筑构筑技术性;三. 空间美学艺术性中,被归结为完成度最高,而荣获本届台湾建筑首奖。
毓绣美术馆以清水混凝土、木构和玻璃帷幕为建筑体主要材料。
毓绣美术馆的廊道与建筑群体的空间氛围,能令来客在走近的过程中,体验到建筑与大自然在视觉比例上的变化,美术馆并开设假日艺术学校、作为当地平林国小的美术教室——在构造、材料、场域上都照顾妥善,评审赞赏毓绣美术馆:“深具建筑构筑的技术性以及社会性”。
藉由中介空间的交错及光影变化,将来客由外到内,慢慢带至主馆。
毓绣美术馆位于南投九九峰山脚,包含美术馆主馆、餐厅、礼品商店、VIP 住宿等不同功能空间,错落于三栋建筑中,呼应了周边的村落簇群文化。在有高低落差的基地上,运用中国庭园 “一阻、二引、三通” 的手法,以人工长廊与自然植栽搭配,将来客由外至内,借空间的交错及光影变化,延伸慢慢带至主馆;令景观与建筑、自然与人工,有了一良好对话。
毓绣美术馆将建筑空间、材料、结构、构造,透过反覆思考而融和一起。
主馆展览区室内的展示,与人行的动线、活动行为有明暗交织的关系。
为体现空间与人的连结与相遇,于筹建期间,毓绣美术馆即邀请艺术家设置 “巷弄美学” 美化环境,使整个平林社区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村,以及设立 “平林日” 邀请一辈子都没进过美术馆的社区长辈们入内参观。透过建筑空间、艺术与生活面向的结合,毓绣美术馆褪去了美术馆过往的冰冷外衣,成为了一处令人想主动亲近的静心之地。
主馆、餐厅、入口廊道,以及基地内自然的地景形成一相互对话的关系。
毓绣美术馆以 “退” 的策略低调地回应周边自然,琢磨出精致品质,展现了优雅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