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读国学
古往今来,注解经典者多如牛毛,没有他们借个肩膀给我们,以大多数人的智商,也不一定就能完全正确地看懂经典——当然,没有一个人敢扬言自己的注解就是完全正确的,很多人也都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别人。有些人,努力想靠近原作思想,但能力等局限,没能完全靠近;有些人,怀着另外一些想法,故意偏离原作。所以,这些解读者们往往最后或多或少总会招来一些诟病。对于那些努力想靠近原作的人,我们还是应该致以敬意!毕竟,境由心造。每个人的世界,或者说每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是自己思想的折射。我也不例外,在重读这些经典的时候,脑瓜子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些自己的想法,既然已经冒出来了,就记录下来,权且解闷吧。
2019-4-21
一、读《鸿门宴》之瞎想——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项王者,英雄直士,宁舍生,不背义。其所得者,名也,所累者,亦名也。沛公者,政客也,能屈能伸,故能成就天下大业。其所得者,国器之利也。此二人者,不必以好坏优劣而评,取舍不同矣。抑彼扬此,或抑此扬彼,皆世人以己之尺度人而已。
今人有厚黑一学,言天下能成功之人,皆皮厚心黑。项羽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故一败涂地。刘邦脸厚心黑,故能得天下。
网上流传一句话:“自从不要脸后,整个人轻松多了!”脸皮也罢,名声也好,其实奴役我们的,无非名利二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已是一语道尽天机啊。刘邦为得国家权利之利,项羽爱惜正直义气之名,而我们普通人往往也被“脸皮”、“面子”所累,究其根源,束缚我们的,也就是欲望与我执也。我们常常说某人“不要脸”,觉得已是极为恶毒之骂辞,有时转念一想,能够“不要脸” 的人,确实也是需要达到很高“境界”的。如果一个人能去除我执,达到“无我”状态,“我”都没了,哪里来的“我的”脸皮啊?
人说“无欲则刚”。欲望与我执,就是鱼饵。多么貌似清高的人,都有软肋,投其所好,必中!若无我无求,鱼饵又有何用?只是知易行难,故当时时勉之,日日行之。切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