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文章强调,“清正廉洁既是老话题,也是常讲常新的话题。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拒腐蚀、永不沾的任务也就越重。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加强道德修养,弘扬真抓实干、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真正绘好廉洁“自画像”。
巧用初心之“笔”,雕琢“信念坚定”的忠诚风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以远大理想抱负、深厚家国情怀,成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中坚力量……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百年奋斗中为什么能够成功的精神密码,也是我们党未来能够继续成功的精神利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保持清正廉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别人以宝石为宝,我以不贪为宝”的从容与淡泊,守好底线,不存侥幸心理,不越雷池半步,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挥洒作风之“墨”,构塑“竭诚为民”的公仆底色。“公生明,廉生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人民真正公仆。我们经常说的“不勤政也是腐败”、“无功便是过”,既是党对我们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期待。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深入基层,多与群众接触,与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不仅需要身入,而且需要心入,还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批评和意见,解决群众所急所难。
展开信仰之“纸”,晕染“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当年,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看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吃的是粗糙的小米饭,穿的是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住的是简陋的窑洞时,他不禁称赞这是存在于共产党人身上的“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古往今来,大量历史事实证明,小至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节俭与否,决定着兴与衰。艰苦朴素,廉洁奉公,是《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本色和风格。领导干部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和别人比待遇、比享受、比生活条件,要和别人比作风、比贡献、比工作干劲,在继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中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
端正担当之“砚”,绘制“廉洁自律”的正气形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涌现出无数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不断将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宝贵品质发扬光大。焦裕禄因为孩子看了一场“白戏”,对孩子进行了严厉批评并把票钱如数送到戏院,还建议县委起草《干部十不准》,规定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化;孔繁森总是将自己的钱带给生活困难的群众,自己连伙食费都不够,经常只能吃榨菜拌饭,殉职时身上只有8元6角钱;老英雄张富清朴实纯粹、淡泊名利,将功名深藏六十年,却将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的初心本色铭刻在人生征途上。在新征程上,领导干部更要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用权为公、办事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