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族流行这样一句话:别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曾几何时,你是不是也对自己说过: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我坚决不要做上班族,真苦逼…每天累的像狗一样(拉倒吧,思聪家的狗可比你幸福一万倍)
当你想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的时候,稍等两秒钟,想好下一句,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
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有的人说,我要的很简单“找一个喜欢的工作,这样每天早晨六点到晚上八点都是高兴的。再找个喜欢的人在一起,这样晚上八点到早晨六点就是开心的,”这也是我想要的生活,一房二人三餐四季,简单温馨!
也有的人说我想实现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然后我就不上班了!方向不同,幸福感也就不同!假设你有了这样的生活,到那时你还会抱怨吗?
能说出以上的还算好的了,有大部分人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如他们会说“我想过的更好”那么接下来问他,“什么样的生活是更好的生活”可能剩的就只有尴尬了!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这样说:这种尴尬反映出了“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某种东西的时候,可能连那个东西的定义都不知道”。
如果你想造一条船,不要急着找人来收集物料,不要给他们分配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晓他们渴望浩瀚无际的大海…… ——摘自《小王子》
所以,凡事向内问初心!
Simon Sinek提出了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则——黄金圈法则。
“为什么”是信念
“怎么做”是落实信念的行为
“做什么”则是行为的结果
从“为什么”开始,当我们从内找到做事情的感觉,就会找到动力产生持续行动。村上春树是一名作家,还是跑者,每年会跑一次马拉松,在写《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时,已经跑了23次马拉松,跑步中最关键的是,是否超过过去的自己。为什么跑?他的目的是“下次要跑得更好”。
如果把“为什么跑马拉松”放在追求输赢的结果上,那就很难持久跑下去。
先从为什么开始,是找到感召、启发、激发自己和他人行动的动力,帮助唤起心中的热忱持续行动,也是建立目标感的源头!
建立目标感
罗辑思维李天田说,所谓“目标感”,就是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
1、目标感很强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不太受欢迎,因为会让周围的人产生压力。但是没关系,你的目标是赢,他们的目标是舒服,大家各走各路,追求各自的初心。目标感并不等同于目的性,更不代表功利和势利。目标感,只是让你的行动有效。
2、目标感差的人有三个关键词:感受、评价、是非。想想你身边那些常抱怨,且一事无成的人,你就知道他们的样子了。目标感强的人也有三个关键词:目标、方法、行动。所以,目标感强的人,本质上不是有目标,而是永远处在两个状态——想办法、马上干。
3、培养目标感,要从思考的断舍离开始。把一件事最终想要的结果穷尽罗列,然后做减法,剥离出最后仅剩的东西。比如,你经营一段婚姻,那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家庭和谐?奋斗共同体?自己有安全感?目标一变,方法和行动全变,你不可能什么都要。
因此,围绕一个单纯的目标做努力,把所有精力和资源押到一点上,死磕一处,单点突破。这样就不会出现“有些人捕了一辈子鱼,却始终不知道他的目标不是鱼!”的悲哀了!
很多人说,我这一辈子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梦想是什么呢?梦想是值得为之耗尽全力去奋斗、忍受无数艰难的时刻、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妥协、经历无数挫折以后,依然不改初心愿意去为之努力奋斗,从而实现的内心之中的一种执念和信仰。这才是真正的梦想,所以梦想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走累了,歇歇脚,继续上路!